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目标了然于胸,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关注新考纲把握新考情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计典型例题导思基础知识梳理高频考点突破课时作业随堂感悟高考实验方法积累基识知础梳理精梳理·················································巧盘点一、细胞外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1.体液及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成分比较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2)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概念: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决定因素: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数目。主要决定因素:的含量。在无机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②酸碱度大小:正常人的血浆近,pH为。稳定因素:与等离子有关。③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3)作用:内环境是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思考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会出现组织水肿,试分析其中原因。自我校对:1.1血浆组织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细胞外液2.1蛋白质2①溶质微粒溶质微粒无机盐和蛋白质Na+和Cl-②中性7.35~7.45③37℃3细胞与外界环境思考: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流的速率降低,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导致组织水肿。二、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使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_的相对稳定状态。2.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调节网络。3.生理意义(1)意义:机体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的,当_______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点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内环境稳定的个体,其生命活动不一定都正常,如“植物人”。自我校对:1.1成分和理化性质2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内环境2.神经—体液—免疫3.1进行生命活动2有一定限度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出现障碍高点考频突破寻本源·················································基础牢一、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内环境(1)各组分间的关系(2)内环境成分①存在的物质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O2等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神经递质等代谢废物:CO2、尿素等②不存在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由细胞内合成后直接分泌到体外:消化酶等不能被吸收的物质:纤维素等(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细胞组织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管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1)相同点: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除蛋白质外化学组成基本相同。(2)不同点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是淋巴细胞等。③所含化学成分有差异: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1)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以与外界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2)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内,是内环境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特别提醒跟踪训练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