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7月)为规范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管理,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有较宽的培养方向,包括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领域工程、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软件及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系统管理与支持、市场营销等方向。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软件工程硕士生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2、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进行联合指导。3、不少于二分之一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包括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聘请国外教授讲课或讲学等。4、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年。四、专业方向设置1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原则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选修课程等。2、学分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40学分,课程学习要求不少于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预修课离散数学40无不计学分C++程序设计40无数据结构40无计算机原理40无公共基础课SE101*自然辩证法402必修(二选一)SE102*科学社会主义402SE103*英语803必修SE104*专业英语402必修SE105*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603SE106*软件的数学背景402SE107*计算机数学402SE108科研方法论402SE109文献综述40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SE201高级沟通技巧201SE202*主流数据库技术与实践603SE203主流操作系统技术与实践603SE204*高质量软件工程过程603SE205*软件体系结构603SE206*计算机网络技术603SE207*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603SE208*计算机体系结构603SE209*软件开发案例分析402SE210*软件项目管理603SE211*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技术603SE212组织行为学402SE213软件市场分析与营销4022SE214建立信息化组织402SE215*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实践603SE216敏捷软件开发603SE217计算机图形学603专业选修课SE301软件项目管理软技巧与实践402SE302软件项目管理硬技巧与应用402SE303Java程序设计402SE304C++402SE305VB.net程序设计402SE306嵌入式软件导论402SE307数据挖掘402SE308嵌入式系统分析402SE309软件项目管理案例分析301SE310实时嵌入式系统理论与应用603SE311实时操作系统402SE312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603SE313计算智能603SE314中间件技术402SE315现代密码学原理及应用603SE316计算机网络安全402领域选修课SE317现代数据通信网402SE318数字通信系统603SE319数字图像处理603SE320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603SE321移动通信402SE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