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连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44分)1.神舟九号飞船在2012年6月16日发射,并首次搭载蝴蝶的卵和蛹升空,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相对于地面,太空生物实验:A.利于昆虫卵蛹的孵化B.处于微重力的环境C.属于遥感技术的应用D.受太阳活动影响小2.下图中的巨石(又名巨砾、漂石)在地质学上,通常是指直径大于2.56米的石块。其往往孤零,零散落在坦荡的草原或平坦的平原上,甚至在山顶上。其岩性和当地基岩完全不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它们的分布和形成最可能是:A、冰川作用而成B、流水作用而成C、风力作用而成D、风化作用而成3.某地2012年夏至日、冬至日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2:10、3:10。则该地经度是:(提示:请回想2012年广东高考地理第6题解题切入口)A、73°EB、88°EC、150°ED、170°E下面左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右图有ABCD四种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4.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和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1~4日、CB.5~6日、BC.6~7日、DD.7~8日、A5.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影响不大时,海、陆风是广东沿海地区常见的局部环流现象。下列有关广东沿海地区海、陆风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陆风通常比海风强②陆风通常在傍晚时达到最强③海风吹到的地方,一般相对湿度会增加④最强的海风大约发生在午后时段⑤海风的风向并不是从高压吹向低压,而是大约平行于等压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6.有一洋流大致自南向北流,且沿洋流前进方向水温在升高,那么该洋流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可能流经美国西部沿海地区C.是因西风吹拂而形成的风海流D.流经海区可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7.某高中举办分组地理考察活动,各组同学进行实察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工作项目包括:甲、绘制地图、统计图表等展现数据;乙、利用相机与GPS或地图作纪录;丙、规画实察路线;丁、搜集、整理考察地区的文献和图片。他们工作项目的先后步骤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流域缓冲区从地貌角度看,是指洪水最容易泛滥的地区。缓冲区的宽度除考虑河流大小级别外(级别值越小,流量越大),还考虑河流所处的地形(数值越大,地势落差越小)。结合下图和属性数据完成第8题。8.下列GIS图层,能准确分析出流域洪涝状况的是9.根据下图中信息可推知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B.从a→d分布的是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城市主干道为环形道路网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0题。10.I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外迁移的趋势,最可能始于A.1985年B.1995年C.2000年D.2005年11.为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某加工出口型企业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40万人降至10万人,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但此企业的工厂区位转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资金B、土地C、劳动力D、交通运输1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221年,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表述准确的是A.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二世纪前半期B.公元前七世纪前半期至公元前二世纪后半期C.公元前八世纪前半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后半期D.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前半期13.“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14.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经济繁荣人民富庶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强化D.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15.明初政府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死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这项法规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说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程朱的“天理”观D李贽的“二元论”16.下列材料是1919年6月间上海等地发给北洋政府的部分电函名称,这些电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