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教研院黄辉拓展性课程的SDET模式初探25/1/152一、拓展性课程的活动课堂(一)拓展性课程的本质是“实践育人”1.拓展性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实践育人”●实践教学:贴近生活、面向学生、注重实践的教育;●实践教学:发挥体验、经验、过程、工具和技术的育人功能的教育;转变学习方式的教育。●实践教学:注重真实的自然、社会与人际情境,注重问题导向、任务取向的教育。25/1/1532.综合实践活动育人的核心内容●工具性实践活动:工具利用、方法体验、技术体验●交往性实践活动:人际沟通、倾听与互动●社会性实践活动:社会考察与调查、社会参观与访问、社会参与与社区服务●认知性实践活动:自然认知、社会认知、文化认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性认识。25/1/154(二)教学过程教学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围绕特定的话题,基于师生交往过程引导学生建构成长意义的过程。1.理解:教学的根本基础--理解事物和事务的本质;--理解关系及其规律;--理解情感并体验情感;--理解思想并形成思想。25/1/1552.教学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建构人生经验、生活体验和终身发展基础的过程;(经验的价值)小时候从事过较多劳动的学生:小时候劳动少的学生--交友广阔高出10倍;--犯罪的可能性较高;--获得高薪的可能性大4倍;--精神不健全可能性大10倍--易失业的可能性小15倍;LOGO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的交往过程、特殊的实践过程。--认知过程是包括感知觉(感统)、记忆、思维、想象在内的心理过程;--交往过程是基于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交融的师生互动过程;--实践过程是主体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25/1/156LOGO25/1/157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精神世界自-我关系我-你关系物-我关系LOGO25/1/158(三)拓展性课程课堂1.性质(1)空间的开放性;(2)情境的综合性;(3)过程的生成性;(4)经验的流动性;LOGO25/1/1592.拓展性课程课堂的核心元素(1)学习者--学习者的实践责任:任务导向--学习者的认知参与:理解与操作--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规划、总结与反思LOGO25/1/1510(2)活动内容--问题导向:从问题到课题,从课题到任务;--技术取向:方法、程序、策略LOGO25/1/1511(3)指导者(教师)--引导,而不是告诉--教导,而不是教授--陪伴,而不是代替--评促,而不是评定LOGO25/1/15123.拓展性课程课堂的形态--基础训练课--综合教育课--生活体验课--技术实践课--科学探究课--社会参与课。(基于技术的社会参与)LOGO25/1/1513LOGO25/1/1514三、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及其指导(一)实践及其意义1.实践是人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根本存在方式和成长方式。●人存在于关系之中,即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客观世界、社会世界、精神世界组成的。●实践是人建立与生活世界关系的根本方式。人是向死而生的动物,其社会生命是在lifefacts,lifeworld,lifepractice中得到丰满和充盈的。LOGO25/1/15152.实践的形态●实践的要素:主体、对象、过程、条件。●三种最普遍的实践样式:工具性实践;关系性实践;知识性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表象是感性活动,但其基础是理性的,是对感性的超越,最完善的、最深刻的实践是反思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LOGO25/1/1516(二)拓展性课程教学的基本过程1.情境理解、过程体验、反思感悟。●参与(engagement):参与情境,理解情境;●体验(livedexperience):工具体验;程序体验;方法体验;关系体验。●反思(reflection):自我感与自我意识;意义感与个性化意义的建立;观念重建与行为方式的改造。LOGO25/1/1517(1)情境理解●认识与理解情境中的事物(表象与本质、结构与功能);●参与实践情境,理解情境中事物之间、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现和提出情境的各种问题;LOGO25/1/1518(2)过程体验●工具体验;●方法体验;●程序体验;●情感(精神)体验。LOGO25/1/1519(3)反思感悟●总结:认识和理解、经验和体验;●反思:方法和技术;问题和思维;●感悟:知识和观念;自我表达与自我建构。(生活体验的反思)LOGO25/1/1520拓展性课程的SDET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完整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