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英文学校主题班会中华名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但要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更要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对“礼”是极为重视的,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古人都能这样做,那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故事赏析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酒店老板与无赖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读到这里,你也许会哑然失笑。笑过之后,你从故事中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启示一: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启示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故事2德国人的礼貌习惯在德国的公共场合,凡是有门的地方,总会有这样的现象,走在前面的人,进去后总要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如果有,他就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是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没有人进门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举动。令人感动的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做。德国的公共场所都有电梯或扶手梯,每一次在扶手梯上都惊奇地发现,无论人多、人少,无论结伴而行的人还是情侣,没有并排站在扶手梯上的。不可思议,德国人,说,上楼、下楼时站在右侧,空出左边的位置,以便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这是多么为别人着想啊。虽然它不是一项法律,只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非常钦佩这一行为。这一左右现象到处可见:男的走在左侧,同行的女的走在右侧,怕的是车辆撞上女的;也有小辈走在左侧,长辈走在右侧,主人在左、客人在右。所有这些习惯,都是为了方便照顾对方。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一、“文明人”自测•“文明人”自测:•1)升国旗时,你能肃立,行注目礼吗?•A.能B.有时C.不能•2)你平时说脏话吗?•A.不说B.很少说C.常说•3)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上前问好吗?•A.是B.有时C.不•4)你有过破坏公物、乱扔粉笔的行为吗?•A.没有B.有过C.经常•5)你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互相帮助吗?•A.是的B.很少C.没有•6)你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A.能B.有时C.不能•7)参加各种集会能准时到达,安静听讲吗?•A.能B.有时C.不能•8)你在家经常帮父母干家务活吗?•A.经常B.有时C.从来不•9)你经常和父母顶嘴耍脾气吗?•A.经常会B.有时会C.从来不•10)做公交车时你会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吗?•A.经常会B.有时会C.从来不说明: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分数为30-24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要注意咯。亲情测试:请在纸上写上“爸爸”“妈妈”四个字,看到“爸爸妈妈”,此时,你眼前一定浮现了爸爸妈妈的容颜。有一天,爸爸妈妈中有一个走完他(她)生命的历程,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你会选择谁?请你划去一个,表示他(她)离开了。请选择,你别无选择,你无法逃避,这一天必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