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中政治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有优缺点。▲考点7: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比较比较直接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间接选举优点优点局限局限性性适用适用范围范围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事务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比较比较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优点优点局限局限性性适用适用范围范围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人大代表的选举。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提高选举素养积极参加选举投好神圣一票3.珍惜公民自己的选举权利(2010·山东文综·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2010·全国卷·18)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这一规定A.是对选民平等权利实现的保障B.是对选民人格尊严权利的保护C.是对选民自由表达意愿的保障D.是维护选举秩序的重要措施C(2010·广东文综·2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C内容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论证会、座谈会公示听证会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专业知识知情权决策机关的不足反映民意提高决策科学性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决策利民▲考点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③促进决策理解,推动决策实施①体现民主性②增强科学性▲考点9: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④提高参与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08·江苏·35)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有人说,政府在颁布该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权利。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政府履行其职责、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1.村委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居委会性质:略2.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基础、主要途径)②参加村民会议③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考点10: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