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原阳县韩董庄镇老孟庄小学孙源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题应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其会写会读。2、通过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含义,体会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复习旧知。师:把4块月饼公平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生:2块师:把2块月饼公平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生:1块这种分法我们称之为----平均分师:那么把1块月饼公平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生:半块让学生交流明确半块是从中间分,两边的形状大小都一样,这一种分法在数学上也叫做平均分。(课件演示)这“半块”如果也用数字该怎么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获取新知1、认识二分之一(1)认识二分之一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就用12表示。师:另外一份用什么表示呢?学生交流后答12的含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2。(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最后横线上面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边读边写。读作:二分之一。(注意:分数读写的区别)(3)游戏互动,加深理解。(课件演示)2、认识三分之一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13。(课件演示)师:那么13该如何书写又怎么读呢?生:先写短横线;在横线下面写3;横线上面写1。读作:三分之一。3、认识四分之一(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14。(课件演示)(2)14写和读:先写短横线;在横线下面写4;横线上面写1。读作:四分之一。(3)动手操作,加强认识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4展示学生作品,并引导学生说说14的含义。师:你是怎么折的?说出来大家听听。这14又表示什么?生1:我是竖着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就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生2:我是竖着对折再横着对折,展开后就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生3:我是斜着对折,使它完全重合,再对折一次,就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生4:我是横着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师:它们的折法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生:它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4、认识五分之一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写作:15。三、揭示概念,深化认知1、分数概念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分数?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2、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15课件出示: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加“分之”两个字后再读分子。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3、智慧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目标的同时能形成技能。四、归纳整理、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想要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分子——————————分数线——————————分母读作: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