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长效性,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一、国内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一)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1.在实务方面,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制定,主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来完成。我国政府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财政部在1996年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明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999年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会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突出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会计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开创了新局面。2.在教育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结合行业、会计岗位需要的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重视。《论语》作为我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其中关于诚信、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值得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借鉴;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提出“爱国爱民”的职教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方向;我国会计学奠基人潘序伦先生1937年创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时,以“立信”作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校名,认为是基于“信是立身之本”,办学中注重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建设与求实精神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很多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特色、有成效的实践,例如,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三品”(道德品质、个人品质、职业品质)德育工作模式;唐山工业技术学院的“三线三点两融合”德育管理模式;海盐县中等职业学校“三守一扬”(守时、守规、守信、扬长)德育模式;嘉定区中等职业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德育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20年修订)》是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其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二)西方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在西方國家,一般将职业道德理解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任何时间,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力、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和解决他们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之间的、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用这种方式提升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促使个人持续而有效的就业;另一方面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就比较注重基础课程和专门课程对学生的塑造功能。美国拉尔森教授在其第十二版《会计学原理》中特意以“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为开场白,专门讨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其学校教育中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德育往往渗透在其他各科教学当中,还比较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国外一些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重实践、重创新、重职业道德、重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值得我们借鉴。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必要性分析(一)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理念落后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岗前教育形式,教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