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2207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英文名称:BoilersandEquipmentsofBoilerHouse总学时:40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8学分:2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开课参考学期:7教材:吴味隆:《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四版、第24次印刷。教学参考书:[1]刘新旺:《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科学出版社,2002年。[2]夏喜英:《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教学目的】为学生将来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的设计、研究、运行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燃料及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典型锅炉的构造与特点、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装置设计、锅炉热力计算、通风阻力计算、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以及水处理、运煤、除灰渣、除尘等系统和锅炉房的布置工艺设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专业方向课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一节锅炉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过程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过程.第二节锅炉的基本特性了解如何表示锅炉的基本特性和分类.第三节锅炉房设备组成了解锅炉房设备组成.第二章燃料及燃烧计算第一节燃料的化学成分了解燃料的化学成分元素组成.第二节燃烧特性了解以煤为代表的燃料其燃烧特性、分类情况及其参数,掌握燃料的燃烧计算.第三节烟气分析了解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分析过程,并会对烟气分析结果进行应用.第三章锅炉的热平衡第一节锅炉的热平衡和热效率掌握锅炉的热平衡的组成和热效率的定义及其计算.第二节燃烧热损失的各组成部分掌握造成燃烧热损失的几个组成部分的形成、测定或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降低损失的方法.第三节燃料消耗量和蒸发率掌握燃料消耗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的概念,了解蒸发率的计算.第四章燃烧设备第一节燃料的燃烧过程了解燃料的燃烧过程情况.第二节燃烧设备差异了解手烧炉、层燃炉、室燃炉、沸腾炉等不同燃烧设备的各自结构特点和相互差异.第三节锅炉工作强度了解锅炉工作强度的概念.第五章供热锅炉第一节锅炉发展概况了解锅炉发展的历史.第二节三种供热锅炉结构异同烟管、水管、热水锅炉三种供热锅炉的各自结构特点和相互差异.第三节锅炉辅助受热面了解锅炉各辅助受热面的结构布置特点,以及几种常用的锅炉安全附件.第六章锅炉水循环第一节锅炉水循环了解锅炉的水循环流程.第二节汽水分离过程了解供热锅炉的蒸汽品质评价和汽水分离过程.第三节锅炉的排污及排污量计算了解锅炉的排污方式分类及排污量计算.第七章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第一节炉膛传热过程及计算了解炉膛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过程及传热计算.第二节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了解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包括对流放热系数和辐射放热系数的计算.第八章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第一节通风计算了解通风的作用和方式,掌握通风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第二节烟、风道阻力及烟囱的计算了解烟、风道阻力及烟囱的计算过程.第九章运煤、除灰渣和烟气净化第一节运煤系统了解锅炉房运煤系统和设备组成.第二节除灰渣系统了解锅炉房除灰渣系统和设备组成.第三节烟气净化了解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常用的锅炉除尘装置.第十章锅炉房设计及汽水系统第一节锅炉房设计原则了解锅炉房的一般设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第二节锅炉房容量和锅炉选择了解锅炉房容量、供热介质和参数的确定,掌握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原则.第三节锅炉房的布置了解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规定和对锅炉房建筑的要求,能够合理布置热水锅炉的热力系统,进行锅炉房工艺设计.三、教学时间安排四、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1、煤样分析,3学时.2、烟气分析,3学时.3、锅炉房系统工艺分析,2学时.编写人:王莹章序标题学时分配合计讲授习题实验其它第一章基本概念33第二章燃料及燃烧计算633第三章锅炉的热平衡633第四章燃烧设备44第五章供热锅炉44第六章锅炉水循环33第七章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33第八章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33第九章运煤、除渣和除尘33第十章锅炉房工艺设计532合计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