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心得郭敏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和谐统一的人。”并且在书中提到全面发展的8个方面的问题,还列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让我感触最深的几点。一、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滴露珠抖落。这也就是说,要珍惜儿童对教师的信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有当我懂得并从内心感到儿童对我的无限信任并因此对我敞开心扉时,只有当我把支配儿童的权利建立在这种信任上时,我才有权利去做他们的导师。孩子们越是信任我,越是满心情愿地跟着我走,我对自己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这段话让我想起半年前的一件事:我的一个上初一的孩子,英语基础很薄弱,因为每次考试分数都不高,所以对学习也没有激情。但是,我发现他很喜欢打羽毛球,于是,我就对他说,这节课你好好学习,下课后我们去打羽毛球哦。这招挺凑效的,他上课不再心不在焉,我看的出来他在努力跟着我一起学习,虽然我无法知道他到底记住了多少。我也努力让自己以一种儿童的心态来和他相处。慢慢地,我们的关系似乎越来趋近于一种朋友的关系。两个星期后是期中考试,那天他特别兴奋地跑过来喊道:“老师!我考到92分了咧,走,请我吃必胜客去!”我以前是答应过他,如果考到90分以上就答应他一个条件。因为,我觉得以他平时考五六十分的水平,不可能考到90分的。没想到他还真考到了,于是,我开玩笑似地说:“你不会是抄了同学的答案吧?”他立刻急切地说:”没有!”我还在开玩笑:“肯定有,别骗我啦!”结果,他举着卷子的手垂了下来,本来明亮清澈的眼睛黯淡了,长长的眼睫毛也垂了下来。一声不吭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往前走,我叫他的名字,他也不理。我这才开始后悔自责,不该说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第二天他来了一定跟他道歉。可是第二天,我跟他说话,他眼睛都不看我,只是敷衍的“嗯嗯”了两下,约他打羽毛球他找借口说不去。我意识到,我肯定伤害他自尊了。后来,我们的关系也回不到从前了。很多时候我都会回想起这件事,并且总是充满了愧疚与自责。他那么信任我,而我却对他表示怀疑。所以,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保持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只有当孩子热爱你时,他才愿意成为你的学生,而只有当他信任你时,他才会热爱你。二、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学生是年龄尚小的人,他对这种日常的衡量的体会和感受,是特别敏感、极其脆弱的。应当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信人们是用多把尺度来衡量他的,是从各个方面来看待他的。一个人,当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时,到我们这里来上学,我们就不应当用对“学生”这个词的狭义的理解来看待他。如果在老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塞满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在活动中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的抬起头走路,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和谐的教育就在于,要使我们所教育的人多方面活动的道德丰富性在学校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得到表现。书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叫巴甫利克,他在学习上是一个被称作“思维迟钝的孩子”,同班同学已经能够把字母拼成音节并大声朗诵出来,他却连把一个字母与另一个字母区别开来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对他必须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比在别的孩子身上多两三倍。一道习题,甚至最简单的一个从属关系,他都要考虑半天。按我们的叫法,巴甫利克是“后进生”。他升入五年级时,女教师甚至把这个孩子犯过的各种语法错误的一览表和一张需要经常复习的算术规则的清单,交给五年级的老师。但在五年级,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动手的课,给巴甫利克带来了乐趣,其中的植物课他最有兴趣。教师发现:“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他不但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