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规范化建设的导向和目标摘要:将国防教育融于素质教育框架之下,使国防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既满足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功能,又满足国家国防稳固的根本任务,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使命。本文探讨在21世纪新形势发展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进行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和措施,拓展高校国防教育内涵、提高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规范化建设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生存与自决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常抓不懈的利国利民工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国家国防教育整体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要达到国家顶层设计的核定目标,必须依据国家的国防政策和法规,落实到学校的国防教育实践和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归结到如何切实提升大学生基本国防素质实效的工作中。如何将国防教育融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框架之下,将国防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既能满足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功能,又能满足国家国防稳固的根本任务,实现国家、学校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和机制,是一个需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探讨在21世纪新形势发展视角下,如何拓展高校国防教育内涵、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设计具有实效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提炼摸索的重要课题。当前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以国防教育建设的规范化为导向、以国防教育的实效综合化为目标引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建设。1.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必须以规范化为建设导向高校国防教育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国防法规依法进行的。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是指高校依据这些法律法规,结合校本情况,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能、国防教育学科地位,规范教材建设、科研制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工作,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學评估体系,以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保障国防教育规范化建设的顺利进行。1.1高校国防教育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规范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从全国各高校整体现状看,普通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起步较晚,基础条件差,遇到的问题很多,认识不一致。通过对国家有关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和军事课课程建设文件精神的学习和把握认识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学校只有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从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军事课课程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不断加强领导和增加投入,把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按照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才能使国家实行国防教育的意志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学校国防教育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具体措施中,学校应首先改革国防教育隶属关系模糊、分工不明等问题,规范部门的机构设置和部门的分工职能。1.2高校国防教育的教育教学要做到精准定性、符合要求,找准国防教育目标。在提高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前提下,国防教育的定性问题便成了第一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国防教育的目标和措施、方法和体系等要素的建立,还是检验国防教育建设效果的核心标准。根据目前各个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看,在国防教育定位问题和随后而来的军事课课程功能的确立上,应确立“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观,即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首先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的国防教育课程和措施应属于大众化国防教育的一种,通过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其次,国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