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股利政策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利润及其构成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案例导入高派息率吓退机构投资者2002年10月,中国电信在海外市场进行公开募股,计划于当年11月7日在纽约和香港两地挂牌交易。然而,截至募股的最后期限,中国电信面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股票仅获得80%的认购,由于认购率不足,首次募股遭遇失败,11月1日,中国电信宣布将重新募股,一时令舆论大哗。同时,此次承销失败在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股票承销史上也是第一次,从而令这一事件更加引人关注。中国电信此次募股失败,虽与当时全球电信市场的低迷不无关系,但其招股策略的失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吸引投资者,中国电信推出了高派息率策略,计划以其预期收益的三分之一用于回报投资者,使股息收益率达到3.8%~4.4%,然而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中国电信计划募集的股份中,95%是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而机构投资者不同于散户,他们看重的是股票长期升值潜力,寻求的是股价的差值,他们认为中国电信过高的派息率会影响到其投资其他电信业务,如建设移动网络的资金,如此以来,反而降低了购买该公司股票的热情。中国电信募股失败,主要是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失误,使机构投资者不看好中国电信未来发展。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公司股利分配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公司经营实际,处理好股利分配与公司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公司和股东双赢。本章就公司收益管理各环节进行学习。案例分析第一节利润及构成1.利润的概念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综合反映了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2.构成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取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利润总数。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得税: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的费用。二、股利理论1.股利政策无关论(MM)MM理论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价值是由公司投资决策所确定的本身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而不是由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所决定。MM理论的基本假设:⑴公司所有的股东均能准确地掌握公司的情况,对于将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与管理者拥有相同的信息。⑵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对投资者来说,无论收到股利或是资本利得都是无差别的。⑶不存在任何股票发行或交易费用。⑷公司的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股利政策1.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当公司管理当局留存较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时,必然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此时对投资者而言尽管股利较低,但需用现金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换取现金;但当公司决定发放较多的股利时,投资者又可以现金买入股票,扩大投资,即投资者对资本利得并无偏好。2.股利支付率不影响公司价值。在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分配的情况下,公司的价值完全由投资的获利能力所决定。公司的盈余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投资者并不关心他们的收入是来自资本收益还是股利收入,股利政策只不过是公司的一种融资策略。为了筹措增长所需的资金,公司可以对外发行股票,而将内部盈余资金分发股利,也可以采用内部盈余资金融资,相应少发股利,且不再对外发行股票。前一种融资方法为投资者提供股利收入,而后一种融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资本收益。这两种收益的唯一区别是性质不同,但数额相同。所以这种观点认为“股利能更好地回报股东的”是不正确。MM理论认为,在不改变投资决策和目标资本结构的条件下,无论用剩余现金流量支付的股利是多少,都不会影响股东的财富。“一鸟在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M.Gordon和D.Durand●基本思想:股票投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两种,即股票投资收益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风险小)(风险大)由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他们宁愿要相对可靠的股利收入而不愿意要未来不确定的资本利得,因此公司应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即:“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假定:投资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