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知诗人: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崇信佛教。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送元二使安西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使:到某地;出使。送:送别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明题意: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渭城阳关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读诗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客舍:旅店。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柳”与“留”谐音,古人用折柳相赠表示挽留不住的惜别之情。悟诗意: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长安玉门关阳关安西都护府谈想象:刚才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想象一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谈想象: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品诗情: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品诗情: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品诗情:唱诗文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唐代]]白居易白居易重积累: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学们,你们也即将离开母校,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分别。请你以“——,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表真情:检效果: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朝雨()浥()客舍()更()故人()2、理解课文,填空。《送元二使安西》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送朋友到()去,前两句(),烘托出一种送别的气氛。后两句直接描写(),表达出对友人的()。本诗是古代送别诗的名篇,其中的诗句()为后人广为传唱。清晨的小雨湿润旅店再一次朋友唐王维安西写景送行的场面依依惜别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并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词,开展小型赛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