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学会做一个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正直的人。这是育人的核心。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我们所培养的新一代,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只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而轻视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一切工作之上,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凸显教学生学会做人这一根本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始终坚持在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我们一直坚持每周的升旗仪式,选出上一周的优秀学生当升旗手,并给他们建立档案。学校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操行目标管理,用分数量化考核,使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有机结合,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奖励。为了统一有效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校还成立了“家长学校”,勉励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了自身修养,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联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所处的时代新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更新,时代召唤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学会自己摄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包括一系列的需求和品质:不但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处理学习材料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还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充分的自信。三、教育学生学会办事现在的少年儿童,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性大,俨然是“小皇帝”、“小公主”,骄娇二气,不会办事;不少年轻人缺乏起码的管理能力,念了一肚子书不会办事。这是教育上的一大缺失。现在时代向我们要“能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时刻关注从娃娃开始让他们学会当家做主人,在生活实践、学习实践中锻炼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才能,树立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精神,经年累月,他们就会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管理自己,管理生活,管理集体……鲜活的现实告诉我们,学办事就像学读写算一样,是一门基础课、必修课,从新生入学开始,先要学会为自己办事,逐步学会为他人办事。办事不但要认真负责,有求实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还要善于和别人协调合作,学会组织分工和必要的程序规则。这些都要逐步安排到学校生活、少先队生活和班级生活的教育系列之中。四、教育学生学会玩耍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大事,又是孩子所有身体机能、个性、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游戏中对社会关系的模拟以及克服困难所表现的耐力和顽强精神等,都是为他们未来形成良好品质打好基础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允许孩子玩耍,为他们玩耍开辟适当的时空。玩得好才能长得好,长得好才能学得好。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在时间上、物质上、环境条件上为孩子们创设必要而良好的条件,同时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在低中年级尤其是低年级尽可能地使课程游戏化、兴趣化,教师还要参与其中并加以指导。改革使教师从陈腐的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摈弃看管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校带来勃勃生机。首先,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突击备考、题海战术和作业过重的现象已销声匿迹;学生的各种作业当堂完成,不留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学生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后,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了。现在,学校开设了几十个学校和年级两级活动小组,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活动。通过活动的锻炼,有几名学生在省级比赛中获奖,二十几名学生分别在市县乡级比赛中受到奖励,同时,教学质量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