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2、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弦的计算和证明问题。3、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其应用。三.教学难点:垂径定理的题设和结论以及垂径定理的证明。四.教学过程:(一).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二).定理的证明,并分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给出定理的推理格式题设结论即CD是直径AE=BE弧AC=弧BCCDAE⊥弧AE=弧BD题设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圆的半径r、圆心到弦的距离d、弦a、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基本图形(求弦长、半径、弦心距、弓高)试一试:下列图形可以使用垂径定理吗?为什么?DOCBA(四).定理的应用1.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2.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AC=BD。(法一:三角形全等;法二:垂径定理)变式训练:问题1:如图1,AB是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中大圆的直径,AB交小圆交于C、D两点,求证:AC=BD问题2:把圆中直径AB向下平移,变成非直径的弦AB,如图2,是否仍有AC=BD呢?ABCD.O问题3:将图2变成图3,则有①EA=_____,②EC=______。试证明。问题4:在圆2中连结OC,OD,将小圆隐去,得图4,设OC=OD,求证:AC=BD问题5:在图2中,连结OA、OB,将大圆隐,得图5,设AO=BO,求证:AC=BD问题6:在图5中,已知AC=BD,求证:OA=OB3.如图,AB、CD都是⊙O的弦,且AB//CDAC和BD相等吗?为什么?4.如图5,⊙O中ABCD⊥,垂足为P,⊙O半径为5,AB=8,CD=7,OEAB⊥,OFCD⊥,E、F为垂足,求四边形OEPF的周长。((5.如图6,⊙O中ABCD⊥垂足为P,⊙O半径为5,AB=8,CD=7,求OP长。5.如图,RtABC中,ACB=90,AC=1,BC=,以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画弧交斜边AB于D,求AD的长。五.课堂小结:垂径定理及推论在解弦的有关问题时,添半径和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是两条常用的辅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