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张衡传南朝·范晔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以功授刑部侍郎。(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学习目标1、翻译课文,总结我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等常用词语。2、知识迁移,能运用这些有关官员升降任免的词语,翻译课外文言语段。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3段、5-6段提示:找出语段中有关官职升降的词语(即官职前出现的词语)填写在卷子上我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常用词语总结我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常用词语总结(一)任命、授予、兼任官职1、辟:征召,任以官职。例:①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②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辛弃疾传》2、征:征召。例: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②岁余,征拜侍御史——《王涣列传》3、举(引\荐):举荐,推举。例: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4、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之意。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5、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6、拜:任命,授职。例:①拜亮为丞相——《诸葛亮传》②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屈原贾生列传》7、除:任命,授职。例:①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二)表示调动、改任1、徙:调任官职。例: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②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新唐书•韦丹传》2、转:调任官职。例:①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②(郑浑)转为上党太守。——《三国志•魏书•郑浑传》3、出(出官):一般指被贬谪从京城调到地方,京官外调。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三)官员提拔、升职1、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例: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2、陟:提拔。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3、擢:提拔。例: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南史·何远传》(四)官员被贬1、左迁:贬职。例: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2、谪(迁谪):官员被降官远调或被流放。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3、逐(放逐):京官流放到远地。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五)辞职1、乞骸骨:请求辞职退休。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2、致仕:请求辞职退休。例:会昌初致仕——《白居易传》课堂训练——翻译下列课外语句1、马文升,字负图。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2、英宗即位之三月,(陈镒)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明年秋,以疾致仕。3、萧燧生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