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七戈雷岛——殖民罪恶的见证“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非洲通史》近代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屠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思考:据教材所言,殖民分子进行奴隶贸易的直接动因是什么?而据材料所示,导致奴隶贸易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思考:据教材所言,殖民分子进行奴隶贸易的直接动因是什么?而据材料所示,导致奴隶贸易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直接动因:美洲新大陆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根本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对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需求“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思考:戈雷岛为什么会成为奴隶贸易的集散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100%-300%。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400年奴隶贸易中,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以奴隶堡为例说明奴隶贸易的罪恶←昔日关押奴隶的牢房一名游客在戈雷岛上观看昔日押解奴隶的镣铐→“乌木”买卖不归之门据历史学家乔利·哈姆森估计,400年间,大约有1000万奴隶被运到美洲,另有大约1000万人在从非洲前往美洲途中被折磨致死。圭亚那政治学家奥布雷·诺顿则估计,奴隶贸易使大约5000万非洲人背井离乡。有统计数据指出,在奴隶贸易兴盛期间,约有1000万至6000万非洲居民,被西方殖民者武装驱离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押上跨越大洋的奴隶船,卖到北美、加勒比等地做苦工。贩奴船条件恶劣,奴隶的死亡率高达50%,死者就被抛弃在海洋中,而侥幸生者及其后代在大洋彼岸终身为奴。惊人的数字——非洲之痛奴隶堡四周的院墙很高,但里面的建筑却只有一座木石结构的小楼。楼上是奴隶贩子的住处,楼下才是囚禁黑奴的牢房。这里低矮、潮湿、黑暗,墙壁上只有一个碗口大的通气孔,即令在白天也要点上油灯照明。囚室分男奴囚室和女奴囚室,还有专门关押孩子的童奴囚室和禁闭室。每个囚室只有几个平方米大,据说至少要塞进15到20个黑人。囚室四面都是坚固的石壁,有些已长满了绿苔,一股潮湿的腐烂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讲解员告诉我,奴隶们被关在这里待船外运,一般待船期要三四个月。在这期间,他们都要被戴上脚镣和手铐,有的还要系上一个7公斤的铁球,忍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许多奴隶由于不堪摧残未及外运即惨死在这里。•奴隶堡的后面,有一个像洞口似的小门,这里,面向大海,是奴隶们被赶上船的地方。我从洞门口探身向外观看,只见眼前一片零乱的黑石,一堆堆肮脏的垃圾。风急浪涌,乌云迫岸。•几只苍鹰在这里落下又飞起,一直在上下盘旋。这一幅凄凉的画图,仿佛使我看到了当年黑奴们被捆绑上船的情景,看到了一具具黑奴的死尸从这里被抛进了海里?我想,难道这些贪婪的秃鹰还在寻找当年黑奴们的尸骨吗?•——穆青《黑色的礁石》那位“塞内加尔导游”,应该就是戈雷岛上那座著名的纪念馆的馆长兼讲解员(当年关押黑奴的一座海边屋子,后来建成了一座纪念馆)。我对那位馆长的印象太深刻了!他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功勋卓著,但他亲自担当讲解员。每次讲解,他都穿戴整齐,胸佩奖章,脸色严峻,语气缓慢而沉痛;他沿着一间间残存小屋,把当年买卖黑奴—这段血泪史,细细道来,还不时用手指着铁链、秤跎等实物……老馆长的话,字字渗血,声声带泪,直逼人心!每个人听了都为之动容。我看到有些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