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二、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情况。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三、研读与赏析1、教师导学: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2、自主探究;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大屏幕出示问题组: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四、作业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3、进一步阅读文章,思考“研讨与练习”:4、准备说说自己的爸爸。第二课时一、研读与赏析教师导学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a.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b.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c.“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体验与反思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教师应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问: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三、拓展延伸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世上还有爸爸好”。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的文章和同学们的发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四、作业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