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互动平台,促进教育科研均衡和谐发展通河县校办企业公司朱学红通河县教育科研所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研究院的工作布置,结合我县教育科研的实际对教育科研实施人文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建立科研协作体工作设想和总体要求,我县以教育科研工作发展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全县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依托,全力推进全县科研工作科学化、特色化、创新化、区域化均衡和谐发展。我县科研协作体工作重点是搭建学校间、课题间的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科研信息,科研成果的有效沟通。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群众性学术团队。在科研协作体建设中,我县不断完善科研协作体的工作,并积累了点滴的经验。一、完善科研协作体组织建设,实行科研协作体工作月汇报制度为了加强我县的科研协作体的领导工作,县教育科研所实行科研协作体委员会制度。成立了由教育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协作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研所,负责统筹督办,落实协作体的各项工作。县科研所长是第一责任人,研究员抓具体工作,协作体负责人对科研所负责。实行网络化管理,即:科研协作体的网络化管理,使科研协作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真正做到了科研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便于管理。科研员除对学校科研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报告工作外,还要每月向科研所主管研究员负责报告科研工作。做到了任务清,责任明。基层协作体之间为了便于协调工作,也成立了科研协作组织机构。立席单位负责科研协作体的全面工作策划,协作单位密切配合工作,相沟通信息。教育局主管局长县科研所所长主管研究员协作体负责人协作体负责人协作体负责人科研员科研员科研员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协作体组织机构主席单位校长沟通配合协作单位校长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科研协作体工作顺利开展,协作体学校认真落实县科研所的关于科研协作工作的布置和要求,参与科研协作体的相关学校都制定了科研协作的相关制度,倡导同伴互助合作的课题研究方法。科研协作体学校都建立了业务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学校有科研工作章程,课题研究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专业理论学习笔记年近二万字左右。这些课题研究的基础工作,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科研协作体组织的健全,为顺利开展科研协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二、制定和完善科研协作原则,促进科研协作体和谐发展。我县在科研协作体建设工作中,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和漂浮的科研工作。县科研所制定了科研协作体工作原则:1、坚持教师参与的自愿性原则。县科研所抓住三站中小学科研协作体,这两所学校在农村,资源不同,校型不同,科研水平不均,县科研所本着一校一形的理念,依据组建的科研协作体的实际,在课题研究中,坚持教师自愿参与科研的原则。杜绝了教师科研的为难情绪。使科研人文化、科学化、理性化。2、坚持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教育科研的真正目标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教育科研的最终归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各协作体之间在科研资源,科研成果,科研力量上,采取共享、互补、交流的形式,加强协作体的相互支持、配合、沟通。以达到均衡、和谐发展的目标。3、坚持科研协作体相互促进,互通信息,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县的三站中小学科研协作体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地域差异和研究实力上的差异,为了缩小协作体之间的差异,我们采取了协作体交流学习,讲学制度,外出学习制度,以达到协作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均衡发展。4、坚持科研协作体的同一性原则。我县的科研协作体课题研究工作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需要,要求课题研究工作围绕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工作的需求。切忌科研上的假大空现象。科研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科研必须产生生产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三、加强科研协作体工作目标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科研协作体建设就是为了促进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在科研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的品位,提高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