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堂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自我素养和专业能力,我努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一)、创新观念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作为研究者要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问题,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育教学中的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反思活动既是一个个体活动,也是一个群体活动。为促进自我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有“教学设计”而且还有“课后反思”,在反思中不仅反思成功,更要反思失败。反思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反思、博客反思等。1.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使我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我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领悟力。在教学案例的写作和积累过程中,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教学反思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的提升,我们在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成功经验或总结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3.在博客上,通过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沟通,让我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更专业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三)、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培训1.以课堂实践促进自我专业化发展(1)、参加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听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不少于15节,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在听评课中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平时与同科教师一起备课,撰写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2)、利用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根植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升出有价值且能解决的问题,与同事一起研究并在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下,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教育实践。(四)、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动态,不断从观念上更新自己。不能再把单存的知识传递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也不能再将自己视为知识的来源和权威,在教学中应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共同探究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同步提升,要求教师既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而且要求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因此,为了提升学科专业的知识,我参加了化学教育的自学考试,自学考试不仅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加深和拓展,也培养了我自学的能力和信心,更树立了我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总之,我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知能以及健康的身心,学会运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推动自己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