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肺腑》教学设计梁迪谦【教学目标】1.欣赏课文中个性化的语言。2.体会课文中肺腑之言的内涵,把握宝黛二人爱情的专一、真诚、纯洁、美好。3.理解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宝黛爱情曲折发展的过程及叙写这一过程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都说《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经典”,她“经”在何处,“典”又在何方?都说宝黛爱情悲剧实在令人惋惜,教人痛心,为什么会惋惜,又为什么会痛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红楼梦》的精彩片段之一——《诉肺腑》,初步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说情节,读片段1、请同学梳理情节内容。①史湘云拣到宝玉的金麒麟,来到怡红院。②袭人提到十年前湘云说的话(宝、湘也是青梅竹马)。③湘云送礼,袭人央求湘云帮做针线活。④史湘云劝宝玉会官、讲经济学问,宝玉很反感。⑤宝玉对黛玉诉肺腑之言。2、分角色朗读4—6段。●品语言,析人物(林黛玉、贾宝玉)(1)第4段关键处品读:1、看外传野史,担心宝玉、湘云因麒麟之故做出那风流佳事来(敏感多疑)2、喜惊悲叹的心理描写(多愁善感)3、“不禁滚下泪来”(惊喜之泪;悲伤之泪)(2)第5段要点品析:1、(黛玉)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笑”及否认哭——因为听到宝玉能不避嫌疑地称颂自己,已经知道宝玉是自己的知己,心中宽慰、惊喜。勉强——爱情路上有宝钗、湘云等竞争者,又没人替自己作主,因而是勉强的笑)2、一个抬手替她拭泪,一个伸手替他拭汗。(彼此关心、爱恋、呵护)3、“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敏感、担心、多虑、尖酸、试探)4、“你放心”(让黛玉不要再忧虑,不要再猜疑,不要再担心。这句话既是贾宝玉对多愁善感弄得一身病的林黛玉的关怀、体贴与劝慰,更是宝玉对黛玉的“爱情的承诺”)5、肺腑一:“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因自己的心思不被黛玉所理解而嗔怪、痛心)6、肺腑二:“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①“好”是对黛玉的总体赞扬。②为黛玉仍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而痛心。③希望黛玉能明白自己心意,放心宽慰,减轻病痛。)7、心理描写:轰雷掣电;彼此不言语,望着对方;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宝玉的真情表白,仿佛一股暖流顿时涌遍黛玉全身,使黛玉倍感温暖、舒心,同时也写出了黛玉的异常激动和充满感激。随着宝玉的真情表白,先前彼此的误会、矛盾、怄气顷刻间消除殆尽,两颗真爱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具体化。这回黛玉流的是激动的泪,感激的泪)8、“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知道了宝玉是真心的爱着自己;却又保持着少女的矜持与羞涩。)(3)第6段要点品析:1、“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他还站着不动”、“宝玉出了神”(发呆变傻只因痴情于黛玉,倾心于黛玉)2、肺腑三:“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封建思想和各种势力的禁锢和阻力;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和理想的伴侣;倾心于黛玉,患的是“相思病”;黛玉已经深深镌刻在宝玉的心中,使宝玉时刻不能忘怀。)(4)归纳人物性格:林黛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追求自由爱情(史湘云:活泼可爱,开朗爽快。袭人:忠于主子,温和守规)●悟写法,析前文(1)归纳写法1、心理描写(“惊喜悲叹”等)2、行动和神态描写(宝玉、黛玉)3、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宝、湘、黛、袭)4、正面与侧面结合(宝玉正面;宝钗侧面;黛玉正面与侧面)(2)简析前面情节内容的主要作用:1、史湘云有金麒麟,贾宝玉又有个金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