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培训者】用心缔造语文高效课堂马小屈春红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作为一种理想追求,高效课堂催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怎样理解高效课堂,“高效”指的是什么?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过程高效和效果显著。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由满怀憧憬,对幸福不懈追求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绝不能“不择手段”。而很多人会认为“效果”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还有我们自己,所谓“教学相长”,高效课堂在对象上不能只指向学生,也要指向教师,教师和学生要在课堂上“共同成长”。师生教与学都高效了,课堂才会高效。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作为一种理想追求,高效课堂催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高效课堂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呢?一、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1.做教学内容的精选者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过多重视“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如果我们教学的内容本身就有问题,那么就像吃了垃圾食品一样,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还将降低教学的品质和信誉。语文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选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文本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更为关键的是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其教学内容的价值有多高?我们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遴选出最有价值、最适合学生的部分为教学内容。2.做教学方式的创造者就像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一样,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润物细无声”。那么,该如何借鉴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魏书生的报告我们听了热血沸腾,可是你照搬一下试试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可是你照搬一下试试看?课堂的学习方式要考虑是否适合每一位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合作动机不端正、个人责任不明确,导致合作学习看上去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总之,教学方式的创造应该力求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激励、引领和加速的作用。3.做教学状态的调谐者教学状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身心融入的状况和态势,它其实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消化系统”。在一种乱糟糟的状态中,师生开始共同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状态尤为重要。其实我们教师应该是教学状态的调谐者,就像“调酒师”、“指挥家”一样。一堂扎实而精彩的语文课,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自身的情绪、思想、智慧而达成的,教师要努力从自身出发,上出语文课堂应有的“精、气、神”。二、求取———高效课堂的境界追寻叶澜教授说过:“教育,就其本真意1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能拨动生命的“情弦”,让课堂走向快乐、走向真实、走向生成。1.让语文课堂走向快乐。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快乐的语文是师生共同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快乐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永不衰败的花朵。2.让语文课堂走向真实。许多语文公开课“美丽”的背后是什么?是千锤百炼以达到天衣无缝。现在的语文教学真的太完美了,可是背离真实的语文教学,其“观摩”“示范”的价值何在?陶行知老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走向真实,不仅要求教师自己敢于求真,还要引导孩子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