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4年地理备考工作,针对我校学生高考实际,对2015年高考制定以下几点备考策略。一、明确高考备考指导思想1、坚持一个大方向:落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主干”2、把握四个基本原则:研究考纲抓重点,求宽度;依托教材抓难点,求深度;结合实际抓热点,求思路;结合练习抓易错点,求落实。3、抓住三个根本:自然地理重原理规律和事实,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文地理重方法思路和案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重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及人地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4、搞好四个结合:教材与教材的结合;教材与两纲的结合;专题复习与对应练习的结合;综合测试与全面讲评的结合。5、实现三个突破:准确定位区域空间;有效提取地理信息;合理运用地理原理。6、走出三大误区:陷入死记硬背知识碎块;陷入“热点”陷阱;陷入“题海”战术。7、达到一个目的: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解题技巧,提升运用能力。二、注重高考命题研究1、近几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特点(1)平稳性:题型、题量基本稳定,试题的难易程度不会大起大落。(2)基础性:抽样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3)能力性:全面考查地理能力。(4)实践性:与生产、生活实际、时事和热点紧密结合,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学科性:突出空间定位、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区域综合及比较分析等地理特色。(6)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区域与热点综合。2、高考命题基本原则抽样考查知识,全面考查能力,换句话说: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变”主要表现在:1、主干知识能力考查的侧重点年年都有变化2、学科内综合题的切入点有变化3、热点问题由“显性”向“隐性”转变4、联系实际的创新性、应用性试题明显增加“不变”主要体现在:1、主要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2、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3、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4、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3、高考命题思路多项地理事物或要素综合化;复杂的地理事物和规律分解化;地理原理或规律图像化;地理原理或规律迁移化;区域分布图放大化或局部化;地理图表变式化4、高考考核目标和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三、有效进行高考三轮复习1、高考三轮复习中存在的误区◆第一轮开快车,不扎实,夹生饭。◆第二轮低层次上重复,学生不愿意学,缺乏对知识的加工、提炼。◆第三轮盲目做题,大松手或不放心(都应该避免),最后一个月不能在低层次上拉大锯,要在新颖上做文章,不做偏题、怪题。2、防治措施◆制定详细的三轮复习备考计划,精选教辅材料、大致精选部分不同阶段习题、各阶段具体落实措施和达到的目标。◆一轮复习的知识落实要到位、到根。◆二轮复习的专题、习题精选(热点细化、专业化,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分工整理共享)◆三轮复习的各种回归(教材、大纲、高考题)、收拢要有提升、有新意。◆考前避免松口气、“定局论”、忽视答题规范性训练。第一轮复习:挖掘教材、注重渗透本阶段教师的工作:◆讲授新课与复习穿插、渗透进行◆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渗透◆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讲授与联系社会实际、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渗透◆教材内容问题化,经典试题教学化;◆突出主干知识之间显在的和隐藏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注意课堂的容量、效率、气氛;注意学生知识的强化落实,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原理(这一点很重要)。学生的任务:(1)系统读书(2)反复用图(3)认真总结(4)整理笔记(5)有效练习本阶段教学中的几点反思:◆全面复习与主干知识的关系(削枝强干)。◆自然地理的深度与人文地理的广度、新度问题。◆复习考试进度与学生知识落实问题(充分利用大练习、月考:考前、考中、考后细节落实)。◆复习材料选用与教材,习题量与质的问题。◆重视考纲但不拘泥于考纲的第二轮复习: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专题化讲授问题。本阶段教师的工作:1、敏锐地扑捉现实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