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院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雨果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赞誉野蛮脂粉依稀可见瞥见惊骇晨曦眼花缭乱zāngqiècáidàngyùmánzhīxīpiēhàixīliáo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由于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贡献突出,在法国有很高的威望。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描述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主要内容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解决1.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蕴含了怎样的感情?2.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特点?总评:“世界奇迹”分说与巴特农神庙比较具体讲述园中之物概述耗费劳动之巨总述:亚洲文明杰作圆明园充满赞美之情“世界奇迹”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具体讲述园中之物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概括具体概括哭泣的圆明园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谴责雨果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仑三世公然将抢来的园明园文物在当时的王宫展出。雨果称之为“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雨果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文物是“富丽堂皇的破烂”?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径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拿来展览就像展览毫无价值的“破烂”。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雨果这位作家有了怎样的认识?请作出你的评价。他是一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岁月抹不去的痕迹,孤独的历史巨人,民族耻辱的象征,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感到深深的震撼……断瓦残垣的警示断瓦残垣的警示——我们当自强!——我们当自强!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野蛮(mán)箱箧(qiè)眼花缭乱(liáo)B.晨曦(xī)珐琅(liánɡ)荡然无存(dàng)C.脂粉(zhī)惊骇(hài)给予赞誉(gěi)D.劫掠(lüě)瞥见(piē)依稀可见(xī)1.答案A【B.珐琅(lánɡ)C.给予赞誉(jǐ)D.劫掠(lüè)】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赃物流璃独一无二B.洗劫行窃富丽堂黄C.绸缎制裁丰功伟绩D.恍若瓷器不可明状2.答案C【A.琉璃B.富丽堂皇D.不可名状】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这次风尘仆仆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民兴中学来了。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C.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D.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3.答案C【A.语序不当,“风尘仆仆”放到“也”后面。B.重复累赘,去掉“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