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绿色小卫士【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并从自己做起,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及其危害;2、制作多媒体课件;3、准备其它教具。【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2.了解垃圾分类和身边废物再次利用的例子,从而改变浪费资源的生活方式。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做起,减少浪费,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教学准备:家庭垃圾情况小调查,垃圾名称卡片,垃圾分解小实验,PPT教学过程一、“审判”垃圾,找“来源”1、出示图片。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出示小区、河道及道路边等场所遍地垃圾的图片)2、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说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对美好环境的破坏。如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水源,污染了空气,影响人们的活动等)。3、如果让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师:确实,没有哪个人喜欢生活在到处是垃圾的地方。可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人类不讲卫生、乱扔杂物的结果)4、调查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调查自己家里一天产生多少垃圾,交流一下调查结果(A.在学生交流垃圾数量时,师拿出一个垃圾筒作为分量单位。)预设1:废纸、塑料袋、剩饭、灰尘、鸡骨头、一次性杯子、喝过的茶叶、青菜叶、塑料瓶、橘子皮、狗毛、水果皮、瓜子皮、果冻壳、剩饭剩菜等。(B.教师相机请学生上台贴出写有各种家庭垃圾的文字卡片。)……5、听着同学的介绍,再看看自己家的垃圾情况。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小结:是啊,我们每个家庭都是一条“盛产”垃圾的生产线。假如一家一天的垃圾大约是一筒的话,那么十家呢?一万家呢?中国有近4亿的家庭,那一天的垃圾又该有多少啊?)板书:垃圾来源之一:工业生产垃圾、家庭生活垃圾二、垃圾“控诉”,说“罪源”过渡:生活垃圾又脏又臭,还影响我们的环境,可这真的是它们自己的错吗?让我们也来听听“垃圾的控诉”。1、播放“垃圾的控诉”(课件播放录音并显示相关画面:“我是塑料袋、我是快餐盒、我是吸管,在居民楼前、小河里、街道两旁到处都有我的影子,本来我还以为自己挺能干的,可现在人们总说我们不好,是“白色污染”,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现在整天让我们戴着“白色垃圾”这顶帽子,我们觉得太冤枉了!”)2、提高认识:听了录音,你们有什么金点子来帮助这些“垃圾”解决心头的困惑吗?(预设1:我们人类乱扔垃圾,影响了环境。2:塑料袋、可乐瓶可以积攒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我们不能乱扔这些垃圾。我们人类要合理地处理好垃圾。3:我知道有许多垃圾是有用的,比如废纸、废铁、塑料瓶等。)小结:制造垃圾的“罪源”是我们人类自己啊!如果我们人类再这么不管不顾的话,将来我们的世界可真要变成“垃圾场”了。三、再识“垃圾”,寻“资源”1、过渡:对这一堆堆的“垃圾”,我们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可也有人称垃圾也是“宝”!全世界靠“垃圾”生活赚钱的有近五千万人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垃圾”吧!2、课本上有段小资料,你去认真读一读,一定会对“垃圾”有更新的认识。3、出示:“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学生自由学习资料互相交流。)4、补充:播放视频5、启发思考:看了以上资料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听说过像这样“变废为宝”的例子吗?交流:预设1:这样回收利用可以给我们国家省下不少钱,我们家就把废纸、塑料瓶、铁块等都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上次还卖了一百多元呢。A就是让废物再次实现自己的价值。B:其实这就是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生物链”。C:充分实现各种材料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D家庭中尽可能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