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和熟字组成的新词语。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能正确回答练习第1题中的两个问题。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2.重点理解“学问”“照例”“私塾”等词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二)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三)能借助拼音,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并掌握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词义。(二)初读课文后,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12不懂就要问2.谈话导入:简介孙中山。同学们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吗?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标出课文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3.指名二人读课文,回答问题。(共9个自然段。本课书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4.指名读本课由生字组的词,全班对对。(三)自学生字,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四)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再齐读。强调读音:懂d%ng;诵s^ng;例l@;呆d1i;圈qu1n。2.纠正重点字、易错字的字形,交流方法。“诵”用把“通”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至”用把“到”去偏旁的方法记忆。“例”用把“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厉”里面是“万”,不要写成“力”。“题”要与“提”字区别用法、写法。3.练习组词,口头把生字各组几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齐读“读读写写”的词4.理解词义。(提出文中不懂的词讨论)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吓呆:吓,害怕。害怕得呆住了。说明非常害怕。戒尺:旧时私塾先生用来打学生手心的板子。霎时:指时间很短。厉声:严肃而厉害的声音。学问:在课文中指知识。照例:照,按照;例,规定。按照一向的做法。鸦雀无声: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在本课形容同学们正背得起劲的样子。咿咿呀呀:形容读书的声音。胡里胡涂:形容对事情一点儿也不明白。(五)指导书写:老师板书指导学生抄字头。“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写紧凑些。“照”上下结构,上边大,下边要小。“题”半包围结构,写时把“是”字的一捺要伸向右半边,托住“页”。(六)作业。1.写生字。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