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蚂蚁》改课稿北崖小学高雪梅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蚂蚁”的品质。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道理。3、体会对比描写。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难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描写,体现中心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复习引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生答: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2、故事中的词语宝宝今天也来了,让我们去与它们打打招呼,好吗?(投影出示生词)每个词语招呼两遍。二、探究课文,训练朗读(一)感受通天树之高以及通天树的神奇之处学生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教师出示句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二)、感受巨人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1、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都想上天?结果怎么样?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指着黑板上的图)咱们来看看,巨人和蚂蚁相比,谁更有实力上天?为什么?什么样的巨人?(生:身材魁伟的巨人)3、巨人身材魁伟,小蚂蚁呢?用文中的词概括(生:很小很小)4、巨人比小蚂蚁更有实力,可他却没有上天,是他不想上天吗?自读1至3自然段,找找哪句话告诉我们巨人想上天?学生自读后汇报: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巨人也是这样,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出示: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谁能读出巨人的强烈愿望?指导朗读5、巨人这么想上天,又这么有实力,可为什么没上天呢?自读1-7自然段,边读边想,勾句子,找依据6、巨人来到树下,(引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太高了,(引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把这个句子改了改,出示:(1)、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2)、巨人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不可能的。男女生分别读两个句子,体会两句有什么不同。从“摇摇头”和“根本”,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生表演“摇摇头”,你从他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什么?填空并朗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7、巨人完全丧生了信心,这时,老爷爷鼓励他了,找出文中写老爷爷鼓励他的句子。练习朗读,一会儿来鼓励鼓励巨人。创设情境:谁来鼓励鼓励巨人?抽生朗读后,师:不行,我爬不上去。再抽生朗读后,师:不行不行,太高了,我爬不上去。男生鼓励我;女生鼓励我;全班鼓励我;再鼓励鼓励我。你们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我一次又一次地后退,不行,不行,这就是“连连后退”。(出示词语卡:连连后退)跟读两遍词语卡。巨人连连后退,终于跑掉了。板书:终于跑掉(三)感受小蚂蚁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过渡:巨人长得身强力壮,都没有上天,那小小的蚂蚁为什么能上天呢?交流:因为小蚂蚁有信心;因为小蚂蚁一步一步去爬了。从哪里可看出小蚂蚁有信心?自读7-13自然段,找依据。汇报交流:1、“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谁来当当小蚂蚁,读读这句话。抽生读,师评价,在评价中,训练学生读得充满自信。2、“我能行!”创设情境:小蚂蚁,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树太高了,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你的身体那么小,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这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那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对着全班同学)小蚂蚁们,你能行吗?这就是充满自信,(出示词语卡:充满自信)充满自信地读读这个词。3、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1)、老爷爷看见了,劝告它:小蚂蚁,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跑掉了,你还是放弃吧!小蚂蚁勇敢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2)、巨人看见了,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小蚂蚁坚定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飘浮的云儿看见了,说: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你能爬上去吗?小蚂蚁充满自信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三、发散延伸,升华情感。1、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