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教材改革,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素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这已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一般学习动机明确,能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学习消极、懒散、意志消沉,有的甚至借故不愿上体育课。这与多年来体育教学统得过死的军训式教学(教师指挥、教师控制、教师组织、学生服从,以教师为主的权威性、控制性教学)有关。虽然体育课秩序井然,但实际上学生都不喜欢,甚至惧怕上体育课。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深入研究教材的魅力所在,解决好怎么教学生才爱学的问题。一般来说,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为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等等,抓住了教材的魅力来做文章,用教材的魅力和吸引和带动其他练习。当然,钻研教材不仅可把握教材的魅力,还要钻研教材的价值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等。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组织教法,研究此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因为,教材本身的魅力有大有小,教材的魅力越小,就要在组织教法上多下功夫。例如,耐久跑教材对大多数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就更应当下大功夫去研究;学生对耐久跑存在哪些心理障碍?如何消除?如何改革组织教法学生才有兴趣?如,赋予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超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离跑,自我超越跑等等。二、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前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首先,要让他们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就应对所教的体育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处理,选择新颖而有趣的教学方法的练习形式,尽量激发学生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成功地诱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例如,耐力跑教材可以运用跑各种图形,跳健美操(规定时间、次数)等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在发展耐力素质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参加保护与帮助,当小先生、选择游戏、编操、参评、制定练习等,给学生学练的“自主权”。教师要善于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把这些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考、摸索、判断,从中获得正确答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三、善于调整变换课堂气氛的节奏与韵律我们不少体育课,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氛围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这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只有积极的课堂气氛,才能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这是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体育课前就应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排除各种“负面”干扰,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前气氛。教师应根据大纲、课本的要求,明确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力求教材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注意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械,使学生一进入场地,就能感到良好的体育课的氛围,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一进入体育课开始部分,应把重点放在徒手操上。徒手操不单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