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例3和想想做做的1-5题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能正确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实际问题的检验,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检验解题结果。提高性目标:2.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位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的两步计算应该不会感觉太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解决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板块一:学习例31.小组交流,初步沟通学习收获。师:课前我们已经根据任务单完成了例3的学习,四人小组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并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开始吧!2.班级交流汇报,质疑补充:先减后加:34-15=19(人)19+18=37(人)先加后减:34+18=52(人)52-15=37(人)先减后加:18-15=3(人)3+34=37(人)3.结合呈现的算式,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加深对思路的理解。4.检验要知道上面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根据学生的交流,确认检验方法小结:可以用求出的离站时车上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加上下车的人数,看是否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板书检验算式。5.回顾反思师:回顾一下,刚才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了哪些过程?你对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体会?【学情预设】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应对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两步计算的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板块二: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5题,小组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并说一说检验的方法。2.共学第5题。(1)说说表格的意思。(2)要求不会游泳、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要分别选择哪些条件。四、全课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解决加减两步实际问题的步骤吗?五、完成当堂检测:《补充习题》p30六、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先减后加:34-15=19(人)19+18=37(人)先加后减:34+18=52(人)52-15=37(人)先减后加:18-15=3(人)3+34=37(人)检验:37-18=19(人)19+15=34(人)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