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专题总结区域活动让幼儿更好自己解决问题梁健敏案例分析:游戏的时候,我正在听构建区的小朋友向我介绍他们的“图书博物馆”,表演区的几个小朋友急匆匆地向老师跑来。“梁老师,你到我们这儿来看表演吧!我们都没观众了。这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向我诉说着他们的“烦恼”,其实这几天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暗暗地关注关这个区角。师:“为什么没有观众呢?”幼:“原来人多,后来越来越少,现在都没有人看了。”师:“那你们想过办法吗?”幼:“我们做过广告、到处去宣传。”孩子们把他们用过的所有办法向我一一述说了一遍让我十分惊讶!师:“你们想的办法可真多呀!效果怎么样呢?”幼:“开始有用,后来就没什么用了。”孩子们很苦恼地回答。师:“那你们可以再想想办法呀?”我鼓励他们。幼:“唉!我们实在是想不出来了!老师,你给我们出个主意吧!”孩子们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我想了想,说:“可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怎么想办法呀?”“那我们表演一遍,你看看。”一个幼儿说。师:“好吧!游戏结束的时候,你们给大家表演一遍。我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帮你们想办法好吗?”孩子们非常同,回表演区继续排练了。游戏结束的时候,表演区的小朋友们为大家做了现场表演,大家提出:节目没有新花样,老看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所以就不愿意当观众了,如果有新的节目,他们一定去,也有的幼儿说,服装和装饰应该变一变,加点新鲜的。老师请表演区的幼儿根据大家的建议,自己选择办法,进行尝试,总结经验,找出有效的办法。我班自从开展区域活动教学后,总结以下几点:一、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时,不要急于解决,要学会观望和等待,为幼儿提供解决的机会,这也是运用引导型评价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在游戏中,教师已经观察到表演角的问题,但开没有介入幼儿的游戏加以引导,而是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自己也发现了问题,并且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即使他们没有成功,但过程之中,他们也获1得了许多经验。因此,延迟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但要注意延迟不意味着不解决,要更加关注幼儿游戏的变化,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二、幼儿的游戏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每一次游戏就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遇到困难是件令人高兴的事,面对困难幼儿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出畏惧放弃,有的表现出依赖成人,也有的表现出富有挑战,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指导策略。游戏过程中,表演区幼儿面对困难表现得非常勇敢,他们不仅发现问题,而且还想出了许多的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当他们自己的办法效果不好时,他们又选择了主动寻求帮助的方法。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幼儿所做的努力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即使没起作用,但还是值得称赞的,从而激发幼儿喜欢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三、在区域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问题寻求帮助的对象基本上是教师。一方面,是因为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幼儿一个习惯性的依赖心理。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介入和引导就解决,那么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如果将问题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那么,这一问题所蕴含的价值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幼儿丰富游戏经验。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发动集体的智慧解决,主要看这一游戏的价值表演区所遇到的问题,如果进行集体评价,那么对于表演区的幼儿来说“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除了成人以外,同伴也可以给予帮助的思想意识便会逐渐地深入到幼儿的心理。对于其他幼儿来说,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会让他们产生成功和自信;而通过观察,也会提高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游戏经验;同时,多种想法展示在大家面前,也会使幼儿逐渐地了解,一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哪种办法最有效,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也许幼儿还会遇到新的问题,要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