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浅析与应用鸡西市树梁中学汤辉摘要:“尝试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形成技能和技巧的新一代教学方法。它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取得成功;培养学生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对比教学实例来说明”尝试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尝试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例正文:“尝试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努力探索去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形成技能和技巧的新一代教学方法。它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取得成功,培养学生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初中信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着重于让学生多实践,在实践过程2中自主掌握知识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让学生先试、先练后讲,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电脑基础知识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我就利用“尝试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做以探究:一、课前演练,尝试准备。这一环节即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也可以是学科素养的专项训练(如:语文学科的课前演讲,政治学科的新闻播报等),还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目的就是要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尝试学习铺路架桥。而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情景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及学会学习的方法,并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课堂上来。如:在教学“编辑颜色”时,我用了ppt课件、flash动画等播放形式,创设“色彩王国”的情景,让学生跟随其中的卡通人物,一起畅游“色彩王国”,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二、出示目标,尝试引领。通过呈现本节课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完成怎样的任务,为尝试学习指明方向,避免盲目性。在揭示本课学习目标后,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的主要内容,即想学什么?如:在教学《编辑颜色》这课时,老师问:“从课题看,同学们能知道我们今天学习是什么知识吗?”这样使课一开始学生就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并能清晰的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是什么了。三、自主学习,尝试探究。这是尝试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情实际设计好尝试练习题或自学引领问题。通过细致的学法指导、3时间要求。使学生明确通过什么途径(是阅读教材文本、还是对照例题演练、还是观察分析图表、还是动手实验操作、还是小组合作交流等)完成尝试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密切巡视,适时点拨,调控状态,把握时间。传统的教学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课一开始教师把什么都给学生讲清楚了,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太小,学生听后,练习时照葫芦画瓢。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尝试教学”采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尝试自学,利用课本的示范作用及自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学,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似懂非懂的需要进步理解和探讨的疑难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也是一样,只有通过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尝试,经过学生力所能及的探索,自主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编辑颜色”时,我先出示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画,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提出“如何才能给图画填上更多更美丽的颜色?”之后让学生自已通过自己的尝试、小组尝试、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已找出方法来给图画填色,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编辑颜色”的使用方法。四、展示交流,尝试确认。学生的自学结果需要通过交流得到确认和完善。交流的方式即可以是全班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交流,还可以是学伴间互助交流。交流中出现的不够确切、不很明晰的问题,教师要首先征得学生的补充和完善,学生确实完善不了的,教师再做必要的点拨和引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