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减少耗粮足迹——五(1)班主题班会活动背景:如今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粮食问题依然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主要表现在浪费粮食的现象太严重了!如今很多小学生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完成不在意。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这种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应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活动目的:1、使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者。2、使学生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引导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3、使学生了解一些节约粮食的方法,并乐于运用到生活中。活动准备:课件、视频、小品排演、朗诵排演活动时间:2013年10月份8日活动地点:三民小学五1班课室参加人员:五1班全体同学及班主任、各班班主任活动过程:一、热身:老师请你吃顿饭小游戏:出示食物的种类,学生以点餐的形式讲出一些食物的名称。例:出示:汤类学生可说:鸡汤、瘦肉汤、蛋花汤……【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二、揭示主题:过渡语: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吃的来源是粮食。我们有否想过“粮食来之不易,一颗一粒该爱惜”?今天我们就来正视这个问题,坚定爱惜粮食的决心。三民小学五1班“厉行节约,减少耗粮足迹”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三、体会粮食来之不易。1、朗诵古诗《悯农》。(配乐)过渡语:古语有云: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生起)念《悯农》……2、视频《一粒大米的心声》。过渡语:粒粒粮食都是农夫的血和汗啊,请看《一粒大米的心声》你会更明白诗所说的“粒粒皆辛苦”。(播视频)3、谈谈你对粮食的新的认识。你想对给予你粮食的农民说些什么?4、读广告语。过渡语:是的,有一个广告语是这样写的,请读。【通过古诗及视频,让学生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对农民产生敬佩及感恩之情。】四、反观生活,体会节约的重要。1、小品《餐桌上的故事》过渡语:农民用自己的血和汗给予我们温饱,我们该感恩他们,该珍惜粮食。但现在生活好了,部分人却把这种美好的传统观念忘了。请看小品《餐桌上的故事》(故事描述一群人去餐厅吃饭,点了很多菜,却吃得不多,也不打包回去,结果剩下了一大桌菜肴变垃圾。)2、谈观小品后感。引导语:看完小品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说?3、图片展示生活中浪费现象。过渡语:小品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现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浪费的现象。如:学生食堂浪费的现象十分惊人!某酒店平均每桌就浪费食物一成!120人浪费的食物足够70人一日三餐!人们把佳肴变成垃圾。怪不得有人称,现在中国最高峰不是珠穆朗马峰,有了一新的高峰,那是浪费的粮食堆出来的!究竟是谁编导了这“舌尖上的浪费”?4、谈身边的浪费现象。过渡语:你身边有浪费食物的现象吗?小小的浪费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请看一则数据: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让学生认识到:积少成多,小小的浪费现象,竟造成那么大的损失!节约很重要!】五、了解饥饿,体会浪费的可耻。1、出示非洲儿童被饥饿折磨的图片。过渡语:节约是很重要的!而且节约也很必要。让我们一起走进全球最饥荒的地方——非洲。孩子们最快乐的事不是有新玩具,而是能吃上东西。能在地面上捡到面包碎已经是幸运了!因为他们平常根本没东西吃,吃的只是用黄泥做成的一点营养也没有的饼干!更多时候,他们会满身苍蝇,因为他们在寻找比黄泥多一点点营养的牛糞!因为终日挨饿,许多儿童就是这样骨瘦如柴地死在母亲的怀抱!饥饿中的孩子过着地狱一样的生活!3、谈感受。过渡语:回想有些人浪费食物的现象与非洲儿童被饥饿折磨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能温饱已经相当幸福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六、厉行节约,减少耗粮足迹。1、游戏:不可浪费。过渡语:是的,我们不可浪费一粒粮食,我们要“厉行节约,减少耗粮足迹”。节约的力量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我们要节约,不可浪费,来玩一个游戏:不可浪费。【体会到要做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