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了解轮船能够漂浮、潜艇下潜、气球升空的原因;(3)知道浮力的应用其他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轮船、潜艇、气球工作原理(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3、情感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潜艇、气球的工作原理。三、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四、器材:鸡蛋,水、水槽、盐、易拉罐。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一段《飞屋环游记》,屋子在氢气球的作用下,升入天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浓盐水、水、密度适当的盐水中,分别上浮、下沉、悬浮。学生对鸡蛋进行受力分析。2、回顾实验,上浮和下沉的最终结果,小组讨论鸡蛋的受力分析,并表示出浮力的大小。并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F浮______G,物体上浮,上浮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此时F浮______G(2)当F浮______G,物体下沉,下沉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此时F浮=______(3)当F浮______G,物体悬浮,3、再次回顾实验,鸡蛋的密度都差不多,但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浮沉情况是不同的。请小组讨论用液体的密度跟物体密度的关系。水面下沉上浮两个过程: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水面漂浮悬浮沉到水底三个状态:(三)、浮力的应用1、钢铁的密度大于水,根据浮沉条件钢铁应在水中下沉,那么我们用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演示实验:把空心的易拉罐放入水中漂浮,引导学生得出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轮船有大有小,我们用什么表示轮船的运载能力呢?学生观看动画,得出用排水量表示轮船的运载能力。小组交流讨论,轮船由河入海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2、在水中还有什么是应用浮力工作的?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潜水艇的视频。思考:潜水艇是如何沉入水中的?又是怎么浮出水面的?演示:在易拉罐中注入水,易拉罐下沉。得出结论: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3、在空气重还有水面是应用浮力工作的吗?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气球升到空中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总结气球飞艇升空的道理?问:要使氢气球落回地面,可采取什么办法?学生讨论,归纳得出:放掉一部分氦气,气球受到的重力减小了一定体积的氦气量,而浮力减小了相同体积的空气量。由于空气的密度大于氦气的密度,所以浮力的减小量大于重力的减小量,即重力大于浮力,气球下降。得出结论: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使物体上浮的。(四)、总结展示图片,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五)、板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浮沉条件二、应用(1)F浮>G上浮漂浮F浮=G(1)轮船(2)F浮<G下沉沉底F浮=G-F(2)潜水艇(3)F浮=G悬浮:(3)气球、飞艇(六)、课堂检测完成课堂检测题,出示答案,小组交流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