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的第二框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要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的途径。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本框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确定本框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教学重难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是本课教学重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说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由于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有限,再加上一些社会现象的误导,保护自己消费权益的意识还很薄弱,鉴别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的能力还很缺乏。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一个“活”字,选材鲜活,过程灵活,贴近生活;重在一个“动”字,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一个“用”字,通过学习,对学生的消费生活能起到指导作用。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掌握维权的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说教学方法在目标和重难点已明确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维权的课程本身具有极浓的理性色彩,学生一般都会觉得很枯燥,要让学生提高兴趣,优化课堂,特别是身为男教师,需要以生动、幽默的言语从中引导,从感性体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此,我打算采取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2)问题探究法。(3)案例分析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展开,帮助学生从问题分析入手,进行探究、交流、总结,让学生学会“三会”,即:会提出疑问—→会分析思考—→会学以致用。五、说教学过程方法不能脱离实际,为使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小结、拓展。设计了雾里看花、火眼金睛、初露锋芒、华山论剑、英雄辈出五个活动。(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思考,使学生对消费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活动一:“雾里看花”随着歌曲“雾里看花”,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衣、食、住、用、行这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通过提问和思考,使学生对消费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活动二:“火眼金睛”从中学生小华一天的生活中的事例说起:早上,小华到小摊上买一个鸡腿当早点。展示下列《如此制作》图片,小华吃了这种三无食品后上吐下泻。对此,你有何看法和启示?通过学生的讨论,由此启发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习消费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炼就一双“慧眼”。)在这一部分,我想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消费者权利的了解,培养主动学习消费知识来维护权益的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对食品伤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注意。能力提升活动三:“初露锋芒”列举案例:艺术家侯耀华因代言十个虚假广告而引起广泛争论的新闻。小华的奶奶之前就是服用了其中的一种降压保健药品,结果血压不降反升,看到新闻后小华家人气愤不已。“谈一谈”当真相摆在眼前,我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虚假广告的认识。通过讨论,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虚假广告害人不浅,代言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勇敢地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