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中历史组:翁丽霞——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的成功典范1、(07江苏)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美国:A.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B.只有走法西斯道路C.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失灵D.胡佛信任新政府真题演练真题演练3、(11年江苏卷)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2、(10年天津卷)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真题演练真题演练4、(07年山东卷)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三十年代为生活所困的美国人材料一:材料一:“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现在。……宁可受独裁者的统治,也不要国家瘫痪。”材料二:材料二: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你们这帮魔鬼。材料三:材料三: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一、法西斯之路二、社会主义之路三、自由放任之路考点一:陷入危机—现代化的困境:新政的背景美国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材料:“现在的任务不是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罗斯福思考:罗斯福认为解决此次经济危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减少生产,刺激消费。问题领域具体措施目的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过剩企业破产产品剩余价格猛跌失业剧增矛盾重重金融《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工业《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计划指导减少过剩农业《农业调整法》减耕减产稳定价格民生《社会保障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刺激消费考点二:转危为机—现代化的调整:新政的内容特点:国家通过立法全面干预经济考点一:陷入危机—现代化的困境:新政的背景1、(2011·深圳统考)《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跟踪训练2、(2009·江苏单科)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跟踪训练3.(10年上海卷)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第二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一些人(如胡佛)把它说成是“极权主义”,另一些人(如大企业家)把它说成“社会主义”……。第一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问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请你谈谈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理解?4、(2000年上海卷)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