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兴庆区第四小学邢锋目录•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一)、说课文内容:•《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1——2)自然段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3——5)自然段写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准备;(6——9)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10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给周瑜,周瑜自叹不如。(二)说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呐喊、推却、都督、延迟、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支援、丞相、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4、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特点”。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2、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二、说教学方法。•本课时以“神机妙算”为突破口,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2、以读为主采用由“通读——研读”教学。读中有思,读中有悟。•3、采用课件演示法教学。课件演示能起直观作用,有助于突破难点,此外运用讨论法、激励法、讲读法、板书法多法并举,目的在于让阅读教学变的清晰起来。三、说学法。•本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读书、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1、教学时引导理理解怎样借箭,找文章的突破口,以“神机妙算”设疑导读,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2、从重点段入手,抓重点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进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三)课堂小结。(四)拓展延伸(五)板书设计(一)、复习旧知,进入新课。•1、指明认读“妒忌、呐喊、推却、都督、水寨、擂鼓、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3、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板书:神机妙算)•4、“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这课。•(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自由朗读3—5自然段,用“—”画出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诸葛亮为什么敢情鲁肃帮忙?•从“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用心体会。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