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入学教育枣阳市熊集镇中心小学姜先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今年我负责一年级(3)班的语文教育工作,另肩负着班主任的职务。出于对这一工作的认真负责,自觉责任重大,所以对于咱们亲爱的新同学入学教育颇费了一番脑筋。在这里,本人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从单纯的入学教育引出去,谈一下自己对于“入学”教育的理解。犹记得自己作为一名刚从幼稚园被父母送进小学时的场景。自己对真正要上学了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楚,只是天真的以为,进了小学,可以见到好多漂亮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和好多不认识的小朋友在一起唱歌、玩耍,是多么开心的事。然而当我真正的进入教室,看着黑板,望着老师时,我突然间感觉到,这一刻,与我所想象的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当我再次被父母送到校门时,我有些恐惧,我想说,我有些害怕,求妈妈把我送回幼稚园,好吗?这么一来,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如何让孩子能真正进入你的课堂,开始喜欢在他(她)们眼里的所谓的上课呢?本人认为我们必须对孩子们有耐心,毕竟作为一名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讲,在他(她)们充满童真的心灵,对于上学的理解可能非常简单,更别提以我们的角度讲,所谓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尽量放开自己的架子,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等到时机成熟,孩子们自然乐于与你一起学习、进步。二来,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奇思异想时而让我发笑,时而引起我的深思。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想法,才让我的教育经验有所积累有所上升。而且,正由于孩子们的奇思异想,才使得我的课堂充满乐趣,同时也让我的教学充满灵感。这样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咱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那么,我这第二问,便是:如何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呢?本人认为,最简单、有效的的方法便是平常注意细心观察。由于本人长期兼任班主任一职,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之余,与孩子们的交流还是不少的。然后我就会仔细的观察。我有时会发现,有的小朋友下课特别喜欢围在一起玩儿,在多次观察后,发现他(她)们中的某某特别有想法;他(她)们中的某某善于思考;他(她)们中的某某又活泼可爱又好动,那么在接下来的课程安排中,我会特意出一些针对他(她)们的问题,而他(她)们对问题的回答,时而引起哄堂大笑,时而又引起其他同学的掌声与喝彩,连我有时也不得不佩服他(她)们的智慧。作为一名在乡镇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在此想提一提目前一线教育的突出问题,这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我的回答是,需要有信心。尽管有些孩子的父母打工在外,自己身边少了应有的亲人陪伴,但是,从这些年我接触到的不少留守儿童来看,对这些孩子给予一定的帮助加上正确的引导,他(她)们也是可以成才的。而这些年,自己带出来的这种学生也不在少数。况且绝大多数的留守孩子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非常努力,他(她)们尽管过早的担负了生活上的负担,但是却也懂得自强!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突出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相信孩子,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我认为在相信孩子的前提下,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及正确的指导,留守儿童一定能快乐学习,茁壮成长!对于一个孩子的入学教育,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三心:耐心、细心、信心。做到这三心,孩子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走进学校,进入课堂。(以上观点若有与各位同仁相悖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