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類別:科普教育人才培育(B類)97年度海洋種籽教師進階培訓計畫計畫書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協辦單位: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財團法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教育基金會、全國各縣市政府教育局、鳥會、國家公園、溼地聯盟等環保團體活動期程:民國97年8月12日至8月15日(週二至週五)研習地點:恆春半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行政中心第三會議室計畫摘要………………………………………………………………2學理依據………………………………………………………………2計畫目標………………………………………………………………2推廣對象………………………………………………………………3執行方式………………………………………………………………3研習目的………………………………………………………………3活動期程………………………………………………………………4研習地點………………………………………………………………4主要計畫參與者(計畫執行人力)…………………………………4預期效果………………………………………………………………4推廣與輔助材料利用…………………………………………………4與學校正規教育連結…………………………………………………5活動行銷策略…………………………………………………………5活動設計理念與重點…………………………………………………5培訓計畫特點、任務、如何訓練、考核制度………………………7報名方式及注意事項…………………………………………………7海洋教育深根學校推廣………………………………………………8工作坊課程表…………………………………………………………91目錄計畫類別:科普教育人才培育(B類)九十七年度海洋種籽教師進階培訓計畫摘要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及土地過度開發,使原本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台灣生態環境,面臨急速惡化的危機,生物的物種、生育及棲息地大量地被破壞,全球增溫暖化,兩極冰貌溶解而淹沒了陸地,人類將面臨海岸的消失等生態危機。有鑑於此,為了加強資源永續利用觀念,本館積極著手規劃『海洋種籽教師』培訓計畫,推動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推廣工作,希望透過野外觀察(實地造訪台灣的野生動物)、體驗(體驗大自然的奧秘)、分享(把感動與身邊的親友分享)等歷程,引發學習者學習動機,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多元教學方案及創意發想,進而誘發自主學習動機。『海洋種籽教師』透過訓練、組織及實作讓有熱忱且關心海洋環境及自然保育的老師們能夠自我成長,發揮社會中堅份子的力量,由了解發現生態之美,進而關心、愛護及保育我們的生態環境。從推動海洋環境教育開始,將海洋教育種籽散播全省各地,永續推展科普教育活動。壹、學理依據:計畫是針對全國國中小學教師、鳥會、國家公園、溼地聯盟或環保團體、一般喜好大自然的社會大眾為對象,期望喚醒社會大眾對生態保育的重視、加強資源永續利用觀念及推展環境科普教育。貳、計畫目標:(一)第一階段:專業知識建立透過戶外生態觀察,由大環境之觀察,逐步漸進至小環境、及物種之觀察,讓學習者再探索體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詳細記載生態觀察紀錄,再尋求小組討論找到答案及問題解決。目的透過野外生態觀察,引發學習興趣,豐富生態體驗歷程,激發科學探索精神,啟發學習者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經由觀察心得分享過程,對同一主題及生態環境激發不同的思考及想法,透過啟發性教育訓練,建構完整而有系統的知識,提升情境教育的深刻體驗,培養學校教師及一般國民具備科學素養與人文關懷。(二)第二階段:工作坊實務操作,編寫多元教案融入教學能力養成1.推廣海洋生物及生態保育數位典藏內容融入教學之中2.豐富九年一貫課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教材內容3.激發教師教學創意思考能力4.縮短城鄉教育資源與數位化差距5.提升國小教師多元教案研發能力参、推廣對象及名額:全國國中小學教師、鳥會、國家公園、溼地聯盟或環保團體、一般2喜好大自然的社會大眾。工作坊名額1梯次約40人。肆、執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