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三部曲数学教研组任连鹏上学期我们学校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导学案教学法,首先从我接的七年级开始,而数学必须用导学案教学的。说实话,刚开始的适合,我对导学案的认识知识当它是个练习题,讲过课后在处理导学案上的题目,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很累,真是增加负担。从山东学习回来以后,让我对导学案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一教学方法并正式实施。我们去山东听课实时看到他们的精彩展示,但是,学生如何分组、如何预习的我们的并没有看到。几经考虑并经过验证后,我觉得使用导学案要做好一下几部曲:一、分组因为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提前预习,遇到问题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在组内解决,成绩好的学生主动辅导成绩差的学生,如果学生之间不团结或关系不和睦,就会影响成绩。所以我就先定8个组长,组长并不是班上的前几名,但是成绩在班上也是中上等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8人一组,让组长从中挑选一个人为自己组的学生,如果组长在这一组的话,就不用挑人了。这样分组既考虑了各组的又考虑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每个人对自己所在的小组都很满意。座位并不是像山东那样一个组的学生围成一圈,而是前面4个,后面4个,遇到讨论问题时,前面的4个学生一转身就可以了。二、预习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关键是预习,如果预习不到位的话别说提高成绩了,反而会使成绩不如以前。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让他可惜啊预习根本没几个做到:还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快上数学课的时候拿着别人的导学案抄。所以,我们的预习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偶尔剩下个别题没完成,课下也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做完。具体是这样安排的:周二、周五是两节课,讲一节预习一节,周二预习周三要讲的内容,周三是一节课,学生没有预习时间,所以周四基本上没讲过课,都是学生预习的时间,然后周五讲课,周五剩下的一节课还是学生的预习时间,这节课学生预习的时刻要把重点内容提一下,因为学生周日还要往后再预习一节,周一没有预习时间,周二讲课要用。为了防止个别同学抄袭,要去个别小组之间互相监督,发现谁抄作业,扣他们组2分,奖你们组2分,这样,抄作业现象少了很多。三、展示学案导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展示,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为了防止学生只预习本组将要展示的题目,所以各组的题目上课前再由小组抽签决定。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需要把整节内容都做到,这样才能在展示的时候表现的更出色。为了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我实行了加分制度,根据学生讲解的流利程度、神态、是否脱稿等进行打分,如果在讲解时根据所讲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将另外加分,其他同学能对讲解时根据所讲解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将另外加分,其他同学能对讲解提出质疑或不足的给提问者加分。这样,学生为了怕被别人问住或能挑出别人的毛病,在预习中的时候很用心,不会的问题小组间讨论的也很激烈。有时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时我们老师难以预料的。我记得在一道题的时候题目是:如图:∠A=90°,∠B=21°,∠C=32°,现测得∠BDC=148°,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学生说出了三个不同的方法。其中一个学生说:四边形内角何360度,∠1=360°—32°—21°=217°,所以∠BDC=360°—∠1=143°≠148°,所以不合格。说实话,听到这中思路后,我心里还能猛地一惊,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四边形内角和360度这一结论对于凹四边形是否成立我没考虑过,这一种证法行不行呢?我当时脑子里飞速运转,哦,对于本题成立。课下我还专门和其他老师研究了一下对于任意四边形是否内角和都等于360度这一问题。为了防止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现在备课都是特别认真,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都考虑进去。使用了将近一年的导学案教学,也不知道学生的情况如何,前一段时间有老师说他们班的学生提出不让用导学案教学,说是学不会。我猛地一惊,也该征求一下学生意见了,没想到,学生很接受这种授课方法,说:“老师,你别讲了,还让我们讲过吧,你看,咱们班原来不爱发言的学生现在敢说了,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的题目我们争论过以后印象会更深。”听学生的话,更坚定了我们使用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