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儿童心灵成长主讲人郭玉良电话:13707402579•什么是教育•秦文君:“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带给孩子自信、快乐、幸福。”•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鲁迅:“教育是要立人。”•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爱尔维修:“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对自我:自知、自信、自强•对学生:爱心、负责、耐心•对工作:敬业、乐业、创新•对生活:乐观、开朗、热爱•教师教学三境第一个境界是教知识第二个境界是教方法第三个境界是教心态一、引领儿童心灵成长需要教师良好的心态佛印东坡往往影响我们的不是问题,而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士车风波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高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态度就不同。二、引领儿童心灵成长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改变和提升一个人的行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支配行为的理念,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视野广了脑子活了。那些无法真正理解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成年人”,是他们自己还停留在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时代。儿童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情绪稳定,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体验占优势,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兴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能以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儿童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能够悦纳自我,并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能够正确对待现实,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与行动能与时代同步。小学阶段时间跨度约六年之久,儿童的具体成长过程在不同的年级及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是三个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阶段。一、走出自我中心:小学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刚入学的儿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处在以成人为标准的阶段,对成人的依赖开始从对父母的同一转向对教师的同一,明显地表现为对老师权威的服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打小报告”。二、幼小衔接:进入小学令儿童的自我认同面临考验孩子进入小学,就意味着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里,儿童要从一个完全依赖家庭、幼儿园教师的个体成长为一个通过自己的勤奋而形成优越感的、有健全人格的学习者。刚入学的儿童常常被迫承担他们早期不需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儿童在面临生活巨大改变时,既会感到好奇、兴奋,也会感受和体验到紧张、不安和恐惧。三、自立实践期:小学中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已经完全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发展特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它们一边继续服从教师的权威,一边开始重视伙伴之间的真诚与法则,伙伴规则时代悄然而至。四、童年中期儿童常见的反抗行为1、家庭情境1:当孩子在生活中尝试探索、观察周围环境的时候,他们难以忍受父母对他们过多的监视,常对父母的干预做出极端的反应。情境2:有些家长用“禁令”对待每件事,不允许孩子这样,不允许孩子那样,其结果导致孩子的各种破坏、反抗行为。情境3:不少家长限制孩子的交友或安排他们认为可以发展孩子学业的课程,令家长吃惊和烦恼的是,孩子会突然做出和他们的愿望相反的决定。四、童年中期儿童常见的反抗行为及对策2、学校情境1:此阶段的孩子有时会通过反抗行为来维护自己正在发展着的个性。这些行为包括破坏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不喜欢所学课程,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旷课、逃学等。情境2:不成熟的、处于探索实践期的孩子有时会表现出损害集体利益、直接危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五、羽翼初长成: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