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信电源维护教案(MST表)VIP免费

通信电源维护教案(MST表)_第1页
1/30
通信电源维护教案(MST表)_第2页
2/30
通信电源维护教案(MST表)_第3页
3/30
通信电源维护第一章交流部分第一节三相交流电路一、电力基础1、三相电路中,三相电势达到最大值的次序称为相序,为了保证相序一致,三相电路中以黄、绿、红三种颜色标志A、B、C三相2、电源线连接方式的基本原则:交流供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禁止安装熔断器,在零线上除电力变压器近端接地外,用电设备和机房近端不许接地。交流用电设备采用三相四线制引入时,零线不准安装熔断器,在零线上除电力变压器近端接地外,用电设备和机房近端应重复接地。二、安全用电常识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⑴、电击: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有电击造成的。电击的主要特点:电流流经人体时间较长、在人体外表没有显著的伤害、电流较小。⑵、电伤:电伤指触电后人体表面的局部创伤,有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现象。电流热效应造成的灼伤分电弧灼伤和非电弧灼伤。⑶、电弧灼伤:一种是电流不经过人体的(如带载拉高压隔离开关)电弧灼伤叫间接电弧灼伤;另一种有较大电流经过人体(如人体与带电设备触电)的电弧灼伤称为直接电弧灼伤(致命的)。⑷、非电弧灼伤:由于电流融化电路局部产生的金属飞溅引起的灼伤。2、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电流的种类、频率、大小、通过的途径,触电时间长短以及人体电阻等情况。⑴、电流大小是导致触电伤害的关键⑵、触电时间: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组织的电解作用,使人体电阻降低,导致电流增大,增加了触电的危险程度。人的心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的间隙,在此间隙内心脏对电流很敏感,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麻痹,因此电流持续1秒以上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的间隙重合,将造成很大危害。⑶、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50~60HZ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对人体的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耐受更大的的电流值,但是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十分危险。⑷、人体电阻的影响:人体的电阻,一般为1000~1500Ω很不稳定,它受环境、温度、出汗、导电的化学物质和尘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⑸、电流通过不同路径的影响: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头部、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危险的。⑹、人体的健康状态:人体的健康状态、是否酒醉和精神状态是决定触电危害程度的内在因素。3、触电的方式⑴、单相触电: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中的一相,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因超过安全距离,高压体对人体产生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单相触电。⑵、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体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同时接近高压系统两相导体时,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形成回路;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⑶、跨步电压触电:电气设备、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扩散,形成电位分布时,如果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因人跨步时两腿间的距离产生电位差而产生的触电。4、触电急救⑴、迅速脱离电源:迅速切断电源开关,如是单相设备发生触电时需要断开相线开关。如开关较远或关开关有困难,可用绝缘的物体调开触电人身上的带电体或推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如在高压设备发生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用高压绝缘工具把触电人员与带电体分开,或拉断电源线,或抛掷裸导体使线路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注意:抛掷裸导体的另一端要可靠接地,抛掷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人和其他人)。⑵、现场急救:如果触电者伤害不严重,神志清醒,只是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可以安静休息,并严密观察。如果触电者伤害严重,无知觉、无呼吸、有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无心跳应采取人工体外心脏挤压法;如心跳呼吸全无以上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急救方法进行时要有耐心,尽可能的坚持抢救6小时以上,或确诊已经死亡为止。以上情况发生时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切记抢救措施不能间断。对触电者严禁乱打强心针。外伤应及时处理,避免伤口感染,加重伤害。第二节车载式发电机组的维护1、发电机组应空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信电源维护教案(MST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