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学习和实践《意见》的要求,是每位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人民政协的性质集中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一)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人民政协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创新成果。人民政协作为巩固和扩大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重要组织,要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力量的团结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程度地集中和凝聚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海内外各方面爱国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界别是人民政协的主体。人民政协是中国惟一所有合法政党参加的,并以本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多党合作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第1页共4页展中的重要问题、统一战线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政治协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以竞争为特征的多党制的显著特征和优势所在。(三)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马列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和典范。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充分运用好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有利于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团结合作,使它们的意见和主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吸收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人士参与国事,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尊重多数、照顾少数,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把发扬民主和加强团结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二、人民政协的职能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一)政治协商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三大基本要素。参加政协的各党派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在政协的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进行发言,发表意见和主张;以党派组织的名义提出提案;以党派名义开展调研等活动形式参与国是,进行协商,从而,最大范围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使党的决定成为同盟者的一致行动。第2页共4页(二)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