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的品德课堂回味无穷的精神盛宴——记《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国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有感学军小学陈赟2013年11月4—8日,有幸和西湖区品德骨干老师一起赴中国武汉参加全国品德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使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聆听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品德课堂展示,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精彩!回味听过的所有老师的课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之处:扎实的基本功、充分的课前准备、饱满的课堂情感、有效的小组合作、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每节课都有其精彩与独到之处。在感动于这些教师用真情演绎精彩课堂的同时,我们更感动于老师们在课前付出的无数心血与汗水。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因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出现不同的教学理念,于是生成风格迥异的课堂。当我再次翻阅听课记录,收获的不仅仅是记录满满的听课笔记,而是回味无穷的精神盛宴。一、感悟。1、注重有效课前准备,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前,授课的教师十分重视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一些资料,通过课前调查和了解,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紧密结合。例如:浙江嘉兴的朱希杰老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和香烟交朋友》中,朱老师通过课前的调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吸烟给家人以及自己带来的危害,通过学生生活的经历和切身感受,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分析,一串串触目惊心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数据,逐步培养“不吸烟爱生命”的道德品质。又如:安徽省俞梅老师执教的《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能抓住儿童生活中爷爷奶奶的关爱事例,展开课堂深入地讨论,这些完全来自于学生生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并能通过学习,将行动回归生活,切实提高了品德时效性。湖南省的王蓉老师的《舌尖上的湖南》一课,王老师课前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湖南美食,让每个孩子在真切的小组合作体验活动中感知了家乡美食的丰盛,获得了真知。听完课后,我再次充分体会到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因为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只有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从生活事件中选取优质教学资源,并且能有效运用或把控这些教学资源,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那么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充满无穷的魅力。2、入情入境的课堂体验,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听了诸多老师的课,觉得受益匪浅的其中一点就是课堂上老师们能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升华。如:江西省九江小学张朝老师执教的《腾飞的祖国——中国梦我们的梦》这一课时,针对这一内容较为枯燥,张老师在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名人名家中国梦”的视频,让孩子如临其境。尤其是在《跳伞运动员付丽娟的梦想》这一活动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过观看付丽娟的艰苦训练,让同学感受那种梦想实现的幸福,这种资源的选择与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来自贵州的彭艺芬老师执教《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这一课时,彭老师创设了写一写汉字“马”的演变这个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中国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变化,体会出中国汉字变化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要去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扎实精彩的基本功体现,充分展现教师品德素养我们想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他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听了这些优质课,虽然大家的风格各异,但从中我深切体会到老师素质的重要性,教师的课堂驾御能力和教学机智,教师的语言,都显得那么重要。教师的语言有激情,能带动孩子的情感;教师熟练的操作多媒体,能让课堂更加流畅;教师到位独特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灵活的课堂调控,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