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制人:徐昌萍《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李煜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了解。B、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2、过程与方法:A、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B、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B、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全词的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2、体悟全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课前预习案【课前了解】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2、了解李煜及这首词写作背景:(见课文注释)3、了解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具体要求:1、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对相关背景及有关常识有所了解。2、认真读课文,圈出情感词,明确情感基调。3、学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作者情感,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学法指导:1、朗读时要【课前阅读】1、李煜的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风格柔靡绮丽而又率真自然;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充分地相信自己,大胆地亮出自己!1“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制人:徐昌萍2、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为感伤愁思之作,有动人的艺术力量。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根据词牌特点把握情感基调。根据词本身句式参差、缓急有致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节奏,读出缓急变化,读出情感。2、根据诗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还要能够揣摩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达这种情感。3、体会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4、欣赏诗句要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自主学习】------大胆试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用“/”划出《虞美人》的停顿节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找出韵脚字:、、、、、、、3、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要细心揣摩作品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