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鸟和牵牛花》课时1课时授课人林锦芝教材与学情分析《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朗读能力,一读就能懂。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采用对话的形式,将天上飞的小鸟与地上长的植物联系起来,重点讲述了一只生病的小鸟得到牵牛花帮助的故事。所以本节课以读为主线,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本篇课文主要体现“和美”这个主题,即和谐、美好。依凭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关怀、关爱、和谐共处生活的美好,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借助图片,结合语境理解“蔓儿”、“终于”等词语;书写“缠、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借助连环画梳理文章的脉络,读好课文中的两次对话,并在反复朗读中发现其语言形式,无论在请求或者拒绝别人的时候都要讲明原因,注意礼貌;尝试练说对话,并注意用上恰当的提示语。3.咀嚼、品味牵牛花攀爬的段落,并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感受攀爬的艰辛,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聚焦“对话”,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语言形式,尝试练说对话。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感受牵牛花攀爬的艰辛,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教学准备学习用品;课文学习单;板贴等过程一、猜字导入,交流激趣设计1、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有一位朋友啊,他会变!猜猜他是谁?(鸟)来,亲切地喊喊它。还有一位朋友,喊喊它的名字2、(课件出示牵牛花的图片)(1)结合图片学习:喇叭花嗒嘀嗒①牵牛花,因为外形像喇叭,所以又叫喇叭花,她吹起歌来可好听啦,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齐读②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红色的都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2)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出示:“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3、激趣:他们俩在一起(师指板书“小鸟”“牵牛花”,写“和”),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生:(齐读课题)小鸟和牵牛花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前都预习过课文吗?那我们现在就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交替着读课文。如果对方读得好咱们就夸夸他,读得不正确,咱们就帮帮他。读完课文后练读学习单第一、二题。2、检查预习,交流学习单第一、二题。预设(1):交流难读字“蔓儿,缠着”①“蔓儿”学生读得不一定准确,指导读好儿化音。②这个词可难读了,你读得这么好,教教全班同学吧!像这样字宝宝后面带“儿”字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谁也会读?出示:玩儿一点儿一会儿哪儿③结合图片理解“蔓儿”,做动作理解“缠”,并送入语境。师:看,这就是牵牛花的“蔓儿”,它一圈儿又一圈儿地缠在榆树上,像绳子一样的藤,就是蔓儿!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你来,你。指名④放到句子中读好“蔓儿”(出示句子: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预设(2):多音字“蒙”、“冲”将这两个字至于语境中朗读理解。3、摆摆图片,理清脉络。师:现在哪位小朋友能帮一帮老师理清楚这几幅图的顺序?三、聚焦对话,以“画”促学(一)扶着学第一组对话1、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第二幅图,小鸟和凤仙花之间都说了些什么呢?请你去课文中找一找,用“_____”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凤仙花说的话。2、读正确指名学生读出他们俩说的话3、读形象体会小鸟的心情;抓提示语“红着脸”策略:创设情境,转换角色,切记体察(指名读,分角色读)(1)感受小鸟的孤单无助①小鸟小鸟,你此时病得怎么样?可以结合文中的词句来说一说吗?(“一动也不能动”;“一点儿力气也没有”“费了好大的劲”)②生病的小鸟呆在窝里,真是又孤单又寂寞,它是多么想念朋友啊,所以它费了好大的劲儿,跟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话——③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