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换位思考朱广海奥普塞曾说:“人的劣根性总是在于永远只想到自己,因此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与不和谐。”这充分警示着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多想一点,社会才能平添几分温暖与和谐。懂沟通,懂心理学。换位思考是心理学里面比较肤浅的一种,对于心理学我只是一种爱好,平时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心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学习,多懂点也没什么吧。下面就来谈谈——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的就是换位思考,是与人相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自己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架起一座便于沟通的桥梁。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坦诚相待,更需要懂得换位思考,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尊重,也只有不断地换位思考,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凡事如果都能做到换位思考,即使你心中有再大的怒气与怨气也会消除很多。因为觉察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察自己的问题,去理解别人,那么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融和,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首先,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亲人和朋友,古人在形容此关系难处理时说“哪有舌头不碰嘴巴的”,而实际上,只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到“舌头”不碰“嘴巴”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亲人、朋友间彼此了解更深,换位思考的感情基础更牢固。因此,在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其次,学习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这里,姑且只说说学校学习。学校学习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有两个:一是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中提倡师生互动,实质上是在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对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达到教学主体间的和谐,使教学事半功倍。与师生之间换位思考相比起来,因为有更多的共同点、共通点,学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更容易进行,也更显成效。其三,工作中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当今的工作,更多的需要分工协作,没有哪个人能独立于他人之外独自开展工作,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正确处理同志关系的重要性。志同道合,谓之同志,也许同事之间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环节,但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志”和“道”,即有共同的工作目标,所以为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同志间更要换位思考。工作中产生了分歧,要多交流、讨论,力求观点统一;即使经过交流、讨论仍无法统一也没关系,只须换位思考,彼此理解,不影响正常工作,这便也是良性的工作态度。当然,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尚须在全社会形成换位思考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学会换位思考,能让我们宽以待人,促进社会和谐。可能是当下人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因此难以体谅他人的难处,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当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考虑,这对协调并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反省从而促进自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一个政府或者官员来说,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深入了解民情,体会百姓的难处与需求,真正建立服务型政府。10月27日,三位长江大学学生因救两名儿童溺水身亡,一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长江大学学生救人溺死,渔民捞尸要钱”等许多类似新闻标题涌入我们的视线,于是,网络上立即出现“一边倒”之势,口部择言地辱骂那些渔民。可换位思考,是什么造成渔民见死不救的?难道是他们天性如此残忍?不是,是生活的窘境,让他们不得不靠捞尸赚钱。此话听来虽然可悲,却很实在,它折射出的,是渔民窘迫的生活现状以及那无可奈何的生计手段。换位思考,我们盲从批评渔民见死不救的同时,是否该做些什么?只有全社会的人们都富足了,渔民这种“捞尸”的生计手段才能真正“绝迹”。政府官员只有通过多重现象深入并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有效履行其职能,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因此,通过换位思考,让我们不断反省并完善自我,整个社会才能因我们每个个体的进步而前进发展。遇事常换位考虑一下,许多的不快就会迎刃而解。发生纠纷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学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