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的教案余春花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趣味性的导入继续巩固竖笛曲(拍)《我有一只小羊羔》及(拍)的《吉祥三宝》。2、通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并从中了解、体会童谣的质朴、稚气的特点。3、掌握节奏型;学习歌曲《童谣》。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编活动,通过唱、说、演等形式来表现童谣,从而更深入了解这一体裁。二、教材分析《童谣》就如其歌名一样,内容单纯稚气,饶有童趣;旋律平稳流畅,朴实无华,歌词富有故事情趣,易于学生所接受,而且童谣的特点即从孩童的视角来选取题材,并以他们天真朴实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既富于想象,也充满生活气息。三、教学重点:了解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的特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童谣》。四、教学难点:在较好地进行歌曲演唱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说、唱、演(童谣)的实践创编活动,以更深地了解这一体裁。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竖笛、手绢、头饰。六、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唱歌式师生问好,趣味性的声训练习。(声训)55534|5—|6654|3—|1555|5432|53|1—||可爱的小花猫来呀来唱歌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小绵羊、小公鸡、小青蛙、小花狗、小鸭子)2、出示课件,引出“小羊”,以小羊提出的问题为线索,进行竖笛吹奏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和《吉祥三宝》。3、导入本课:以小羊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童谣?”来导入。4、本课教学:①进行“找朋友”和“丢手绢”的童谣式的游戏(师生互动)。②分析、了解童谣的含义及特点。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的歌谣,通常为孩子在游戏时听唱,它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可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完成对童谣的改编。③结合平时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童谣。④看图(多媒体)讲童谣故事。⑤初听歌曲《童谣》(看图);复听(轻拍手,感受其节拍)。⑥学习本课歌曲:节奏的熟悉:(引用找朋友的童谣)以游戏(用模唱旋律及接龙模唱)的形式熟悉本歌的旋律。并随教师的范唱轻声跟唱本歌。5、巩固创编:①分组、接龙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童谣》。②创编活动的展开再次扣住童谣主题。A、根据表演新改编的童谣故事《狼来了》的形式再次感受童谣的天真、纯朴的特点。B、给词《小蜜蜂》----借用《童谣》的旋律演唱C、自创童谣(形式可以分让学生自创或再续歌曲《童谣》的故事情节)。D、展示环节七、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