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VIP免费

2024年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_第1页
1/3
2024年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_第2页
2/3
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一、中国的现状中国将在未来二十多年里,迅速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成为未富先老的典型代表,专家预测还表明,到20XX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9.3%,到2050年,比例将变为38.6%,就是说平均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目前,中国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这种代际养老制度的实施因没有成形的养老保险转制支付机制,造成养老基金账户触目惊心的亏空数额,而亏空的名义账户要想做实也非一两日就可达成。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据以上中国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延迟退休势在必行的结论,其必要性有两点:第一,可以在中国进入老龄化后,补充市场所缺的劳动力。中国进入老龄化是必然的事,伴其发生的还有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紧缺的转变,庞大的老年群体去遗享天年了,市场劳动力迅速撤离,这个空缺因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人进而导致经济发展迟滞。可是现在很多行业还存在返聘的现象,这也提醒了人们,很多60岁依然精力旺盛,劳动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可以继续在岗位上工作,从这一现象分析,延迟退休恰恰只是应了人们的呼声和需求,而且对紧缺人才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补充。第二,是弥补养老基金赤字的必要措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深入,财政赤字也进一步加大,亏空的个人账户很难做实,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既能增加缴费年限,也能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数,有专家预算,每延迟退休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少160亿元支出,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从养老基金持续发展来考虑,延迟退休是无奈但十分有效之举。三、延迟退休利弊分析制度的改革通常都是从大局出发,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维护多数人利益,延迟退退休制度也不例外。延迟退休的有利方面体现在:第1页共3页第一,补充市场劳动力,适应人口平均寿命增加的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的预期寿命显著曾加,延迟退休能增加在岗时间,正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弥补了老龄化情况下市场劳动力紧缺的不足。第二,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弥补财政赤字。由完全的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和经济利益的创造者,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增加养老金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延迟退休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第一,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出现利益倒流现象。某些行业的职工工作危险性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如果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耗;除此之外,延迟退休“造福”了那些少干活多收益的岗位群体,他们恨不能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而他们却享受这草根阶层人民所缴的税费,那么,延迟退休就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利益倒流的现象。第二,未能在当前就业紧张的状况下,腾出就业岗位。老年人霸者岗位不退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延迟退休一定要在就业率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施行。第三,不符合传统的中国家庭发展观念。中国的传统是老年人退休后居家带小孩,承包家里的家务,从年龄上计算,延退年龄刚好错过孩子上学前需要人看护的阶段,这就造成老人工作,年轻人不得就业而窝居在家的尴尬局面。四、延迟退休弊端的解决对策1、阶梯式退休与温和延迟退休相结合阶梯式退休就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工种和个体工作者的意愿,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在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温和延迟退休则给了延迟退休一个缓冲期,是每隔几年延迟退休一年,小步渐进、逐步退休的弹性退休政策,这样不仅比较容易被职工接受,而且可以在推进制度实行过程中发现制度转轨存在的问题。将阶梯式退休和稳和延迟退休相结合,大大地减少了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阻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2、把缴纳养老金年限作为是否可以延迟退休的考核标准第2页共3页从缓解养老金压力方面分析,可以将养老金缴纳年限纳入考核范围之内。比如,本应该延退的职工缴纳养老金年限满30年的,如果不想延退,可申请不用延退,如果缴费年限不够30年的,则按照条例执行退休。如果对全部职工规定统一延迟退休,那么缴纳养老金的年限明显超过享受养老金待遇年限,就会造成职工大量退保的现象,这将不利于养老基金的持续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