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检查“读一读,写一写”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妈妈我做祷告时读书时拿灯去牛棚---------------散发香气----------------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美读指导—美读指导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1、孩子,你在哪里呀?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3、我不告诉你,妈妈。(着急、关爱)(惊喜、嗔怪)(顽皮、撒娇)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感悟探究—感悟探究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感悟探究—感悟探究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写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