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青春演讲稿论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廖朝圣(一)内容摘耍:XX省委书记栗战书2011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深入黔东南黎平八县后,概括提炼了黎平会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时代精神、宝贵财富、至胜法宝、光辉典范。既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又符合黔东南的实际,更符合红军长征在‘黎平会议'留下的伟大精神。是我们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三敢精神'的原因所在,动力所在。关键词: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时代精神。九十年华诞,九十年征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迈向新的历史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重在贯彻落实。2011年6月29日至7月1日XX省委书记栗战书在深入黔东南麻江、丹寨、榕江、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剑河八县后,概括提炼了黎平会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的提出既是对黔东南人文意识,民族精神的全面总结,又是对‘黔东南如何发展,怎样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提炼,既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又符合黔东南的实际,更符合红军长征在‘黎平会议'留下的伟大精神。全州上下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务必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发扬好,光大好‘黎平会议'精神,使‘黎平会议'精神,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宝贵财富。黔东南人民历来‘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艰苦朴素,勇于创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新路的开创,突破的行为,胜利的例证。天生俱有敢闯敢干,敢作敢为的精神,也就是省委书记栗战书所提炼的‘三敢精神',没有‘三敢精神',黔东南各族人民不会由第1页共7页拓荒者变为主人,没有‘三敢精神',黔东南不会由闭关自守转向改革开放,是‘三敢精神'使黔东南成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是‘三敢精神'使黔东南成为鲜艳花朵,心灵家园。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至胜法宝。纵观黔东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纵观红军长征在黎平的战略转兵和走向辉煌的新转折,无不是靠‘三敢精神'的法宝克敌至胜,无不是靠‘三敢精神'锐利武器作用的使然,这是我们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三敢精神'的原因所在,动力所在。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是黔东南的光辉典范。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到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召开,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中央红军就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若如继续坚持走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势必使红军钻入敌人的口袋,带来全军覆灭的严重后果。中央红军到黎平时,面临‘死胡同',何去何从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选择,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果断改道向国民党军兵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发,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成为红军从曲折走向胜利的光辉典范,成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理想赞歌。(二)什么是‘三敢'精神和‘三敢精神'提出的现实背景。关于‘三敢'精神,XX省委书记栗战书在黔东南调研工作时,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他说:‘黎平会议通过的决议上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这句话体现了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慨。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用全力实现既定目标,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增强信心,不畏难,不悲观,不失望,这就是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伟大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一书中概括黎平会议时说,‘黎平会议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的行动方针,这是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这既是对‘黎平会议'的充分肯定,也是省委书记栗战书第2页共7页提出‘三敢精神'的现实背景。因为,新的时期,黔东南精神需要新的提炼概括;红军长征在黔东南‘黎平会议'精神需要继续发扬光大;黔东南奋力赶超需要...